揭秘中国钓鱼岛“官网”:部分照片由保钓者提供
日前,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办的钓鱼岛专题网站正式开通上线。网站专设板块展示史料物证,包括700余年前的珍贵史料,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献和法律文件。随后,网站还将开通英、日、法、德、西、俄、阿等其他文字版本。据悉,这是我国官方首次以专题网站的形式宣示钓鱼岛主权。近日,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士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详解网站出炉经过。
在日本“购岛”事件后开始筹备网站建设
北青报:近日,钓鱼岛专题网站上线后引发关注,公众评价和海洋局对这个网站的预期是否一致?
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士(以下简称负责人):我浏览了主要网站和报刊,感到大家对这个网站关注度很高,多数还是正面评价这个网站,百度引擎中有关新闻的网友好评在85-95%之间。我们原来设这个网站的目的也是想引起公众的关注,让公众多了解一些有关知识和背景,所以说公众的反应和我们的初衷是一致的。
北青报:网站上线之前做了多久的准备工作?为什么选择在2014年12月30日推出?
负责人:准备时间还是比较长的。日本“购岛”事件以后,我们当时就觉得有必要对我们的主权和立场以各种方式进行一些宣传。我们采取了撰写文章、举办图片展览等形式,我们还是觉得网站的受众面比较大、比较直观,所以从2012年年底就开始筹备。网站的开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办理各种手续,资料收集整理也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收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网站的设计工作。现在有些语种的翻译工作也正在进行。我们当时希望在2015年到来之前能将网站推向民众,故在2014年12月30日正式上线运行,并且网站开通当天,中国海警也在钓鱼岛海域执行巡航任务。
北青报:运营团队大概由多少人构成?
负责人:我们这个团队有二三十人,主要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还有国内外的一些历史和法律专家,中国网负责网站运行维护。
部分珍贵照片由40多年前
参与保钓运动的老人提供
北青报:在栏目的设计上,网站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负责人:栏目设计上我们主要考虑两个主线。一个是历史资料,追踪我国古代先民发现、命名和使用钓鱼岛的历史,从古代文献中,特别是历朝的官方文件中寻找我们是什么时候发现、什么时候命名钓鱼岛的。在国际法规中领土的取得有“先占先得”的规则,所以历史文献对宣称主权是极为重要的。另外一个就是法律文件,因为钓鱼岛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归属发生了变化,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这些文件,钓鱼岛归还中国,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所以这些法律文件十分重要,还有我国的领海及毗连区法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一系列文件是我们维护主权的依据和保障。这两个方面是主要内容,其他的还有一些论文著作、新闻报道、视频等可视性比较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