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都金融系统:左封道右限行,何处安放?

24.08.2015  09:59

  上月末,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互联网金融要素之一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围绕着网络支付基础而生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将出现重大格局调整。

  此次《征求意见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第三方支付在开立账户和资金管理两方面的约束。意见稿规定:支付机构给个人开户,如果不是面对面核实客户身份的消费类账户,需要三个机构为用户身份验证。如果是具备理财功能的综合账户,则需要五个机构来验证;资金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限额消费、跨行转账的限制以及超过200元的支付需要银行进行客户验证。

  一旦意见稿落实,这将是继指导意见后对行业影响甚深的一次规定,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P2P平台都将面临实质性冲击。

  指导意见出台前,P2P网贷一直处在一个不受国家法律承认的尴尬地位,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其几乎是避退三舍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为P2P行业承担资金托管业务,但随着《指导意见》和《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意味着资金托管业务将从第三方支付机构完全转移至银行,让互联网支付机构回归通道,规范业务细节,防止出现支付机构“银行化”和“银联化”。但银行愿不愿接手这块业务、怎么接手,还都是未知数,而银行高门槛的准入条件势必会加速行业洗牌。

  据了解,主动推动网贷资金存托管业务的民生银行对平台的门槛是5000万元的实际资本注册金,以及要求平台股东有国资或者上市公司等背景。但仅注册资金这块,就有很多平台达不到标准。只能寄望银监会的细则出台时,能够给平台一个过渡期去补缴或整改。

  融都科技网贷系统CEO宗建成说道,“此次《意见稿》打掉了第三方托管模式,使第三方支付只能开设一个临时归集账户,同时明确了由银行来做资金存管,但银行相对较慢的效率及较高准入门槛,审慎的经营方式,会大大扼杀P2P的业务创新,这将直接加速互金行业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