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沃金融CEO瞿孝民:央行新规利好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

04.08.2015  14:39

  近日,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这是继近期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后,监管层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在新沃金融CEO瞿孝民看来,央行新规对网络支付业务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长远来看,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发展,亦有助于P2P行业的风险控制。

  央行新规利好互联网金融

  《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通支付账户,提供支付渠道。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支付机构的内控风险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较弱。但支付机构仍可提供支付通道服务,将付款人的款项划转至网络借贷等企业的银行结算账户。

  瞿孝民表示,要求第三方支付回归“通道业务”,不能做与银行类似的账户业务,也不能做跟银联类似的资金清算业务,实际上回到了最初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即只做“支付通道”,只是“中介”平台。央行出台这一举措的初衷,正是考虑到支付机构的内控风险。

  “整体而言,《管理办法》对整个支付的流程把控很严,表明控制金融风险是监管的主要目的。”瞿孝民指出,《管理办法》强调互联网支付始终应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表明央行希望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更多是作为银行的重要补充,扮演普惠金融的角色。长期来看,这是继《指导意见》后,监管层再次明确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P2P发展仍是“风控为王

  尽管新规有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互联网金融平台都能从中受益。瞿孝民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平台、尤其是P2P平台的发展客观上存在一些资质差、实力不强的公司。新规的陆续推出,有望进一步强化行业风险意识,肃清行业乱象,为规范化、透明化的P2P平台营造良好环境。

  “此前P2P平台的资金大多采用第三方支付进行托管的模式,但根据《管理办法》和此前《指导意见》的要求,P2P的资金存管只能是在银行完成。”瞿孝民表示,风险控制是P2P平台的核心。在正式监管要求出台前,监管层曾划定了“四条红线”和“十大监管原则”,强化了P2P平台的风险管控。而近来发展迅速的P2P平台,也大多视风控为平台发展的第一要务。

  以新沃金融为例,该平台在成立伊始,就明确了几条底线坚决不碰包括平台不自融、不做资金池,只做信息中介和平台不经手资金,所以资金由第三方托管等。同时,新沃金融建立了“三位一体”的风控体系,做到项目经理、风控经理和产品经理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方位的参与。通过产品负责人、风控部和贷审委三级审批流程,可以有效避免操作风险以及员工的道德风险,确保项目的安全稳健。实际上,新沃金融采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本身也是一条风险最低的发展路径。

  总体而言,不论是《管理办法》的付诸实践还是《指导意见》的迅速出台,可以肯定的是监管层的初衷是希望包括P2P网贷平台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合规、健康发展。也只有让风险控制成为P2P网贷平台的核心,投资者的利益有所维护,普惠金融发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扫码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