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大厅成自费秀场 “镀金演出”因何频现

11.07.2014  05:19

□热点开讲

本期热点

金色大厅成自费秀场 “镀金演出”因何频现

□主持人:牛海英

金色大厅一掷千金,观众手头一堆赠票,登台表演走个过场,“组团”包场砸重金,观众全是演员“”,回国称“盛况空前”……

据新华社7月9日报道,文化部发出禁令,对国内各级各类艺术团到金色大厅等国外著名演展场所或国际组织总部办公场所“镀金”现象予以坚决制止。文化部在通知中要求,文化行政部门对未纳入国外著名演展场所演出季、以全自费和租场方式进行的演展活动一律不予批准,坚决杜绝政府资助项目赴国外“镀金”。

我国现在有些艺术团体,不管水准如何,一窝蜂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快成为一种灾难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谭利华等“吐槽”文化“走出去”的窘相。

囧事一:“烧大钱、包大厅”。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2月到9月,中国到访金色大厅的文艺院团达133个,其中有相当部分“只为海外镀个金”,没啥声响,即使对方开出“天价”场租费,也要争着上。

囧事二:“观众不够演员凑”。“搭钱都没人看,成了自娱自乐。”谭利华直言,现在有乐团玩出新招。“一次走四五个团去金色大厅,一看底下坐得满满当当的,一个团演出时,其他三四个团的演员在底下坐着,这个团演完,下一个团再上去。还能录下像,拿回国内,美其名曰‘很成功,很热烈’。

囧事三:一流院团变成“穷游团”。一年多前,某地方民族歌舞团赴东欧访问演出,演出行程仓促,海外接待方疑惑:“演出团是不是来旅游,顺带演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