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

16.05.2016  17:26
    5月5日,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总结我省“十二五”期间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科学谋划“十三五”工作思路,安排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省林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凤庭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野保处处长管耀义主持会议,石家庄市、承德市、唐山市、保定市、沧州市、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了大会典型发言。     刘凤庭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推进布局科学、自然和谐、管护高效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和大力发展规范有序、集约经营、富有活力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利用产业,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有力恢复,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国家生物战略资源。二是加强珍稀濒危野生物种项目研究与拯救保护,全面开展野生资源调查。三是规范野生动植物管理和产业发展,有效减轻野生资源利用压力。四是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五是加强生态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六是建立健全调控机制,提升履约执行和监管能力。     刘凤庭强调,新形势下野保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战略发展机遇期,“十三五”时期,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目标任务是: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原则,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以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根本,以物种和栖息地保护为核心,坚持扩大保护面,科学生态修复,夯实基础性工作,推动法律法规建设,继续完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保护体系,为建设物种丰富、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河北作出新的贡献。     刘凤庭指出,“十三五”时期要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要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在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执法行动,向社会和公众普及法律知识,严守红线,知法守法。二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结合国有林场改革、天然林保护工程,把分布有成规模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分布植物极小种群的、河流发源地区和水库周边水源涵养价值较高的区域以及处于候鸟迁徙通道中的潮间带滩涂湿地,尽快划建为自然保护区或者保护小区。三要突出环首都国家公园建设。通过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制度、建设标准和技术规程,进一步规范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推进协调组织,争取国家立项支持。四要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加大保护力度,采取科学手段对省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实施就地和迁地保护,促进其进一步得到恢复。强化珍稀濒危物种拯救繁育,引导和规范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保护执法监督检查,切实保护好我省现有的野生资源和生态区域。五要加强保护基础工作建设。加大保护管理站、野生动物救护站、生态瞭望塔、监测点、巡护点、环志站等的建设力度。通过与大专院校合作,广泛开展物种资源本底调查、保护理论研究等,要尽快建立专家库和信息系统平台,为保护工作提供智力和信息支撑。六要加强人才队伍和宣教系统建设。进一步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使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野保工作任务相适应。加强在职人员专业培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野生动植物知识宣教,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使广大群众自觉投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行动当中去。(厅野保处 王军锋)(第005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