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招商引资

19.02.2016  11:09


  黄奇帆被称为重庆的CEO,重庆经济在黄奇帆市长的带领下取得了连续多次全国第一的增速,招商引资也取得了卓越成绩。此文盘点了黄奇帆对招商引资的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观点供参考。

  1、黄奇帆:地方政府如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问:新常态下,中央一直在强调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我看了上半年的数据,重庆GDP增速11%,居全国第一,仍处于高速增长期?

  黄奇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这两句话是中央反复要求的,也是我们搞经济工作的行动纲领。新世纪初,重庆工业也就一千几百亿,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现象与西部落后产业的叠加,那时重庆确定了六大支柱产业,作为调结构的主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电子和汽车各形成了5000亿的规模,创造了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和汽车生产基地,建筑、钢铁、摩托车和化工等其他产业也有1万亿,整个加起来就是2万亿。

  去年重庆生产了263万辆汽车,电子终端产品超过2亿台件。近两年这两个行业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可以说,过去五六年里,重庆工业在全国工业增长中能够保持第一,跟这两个产业全面发力大有关系。但凡事总有个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汽车和电子今后两三年还会继续增长,但会有饱和、衰竭的时候,我们要趁它们还余威尚在,赶快把新的接续产业搞起来,形成新的增长点。躺在功劳本上睡觉,经济增长的后劲注定会青黄不接。

  提问:重庆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圈定了十大产业,布局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黄奇帆:去年初,我们开始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能够取代汽车和电子的新一轮的增长极。在规划中,我们研究了德国工业4.0的资料,并向中科院、工程院、工信部等部委讨教,最终确定了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MDI化工、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等十大产业。你会发现这些产业都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里。

  选择这十大产业,是因为它们的市场空间极大,重庆也有基础和条件。我们定了四个原则:一是要符合国际、国内高新科技发展的潮流;二是要中国市场短缺的,也是世界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去年中国2万多亿美元进口中,有1万多亿美元用于这十个方面,比如集成电路进口2865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产品;三是在重庆发展有资源。比如页岩气、综合化工,重庆地下有丰富的页岩气,储量占全国的1/4,理所应当可以成为全国的主战场;四是可以与重庆现有高科技结合形成产业集群。像重庆的电子终端产品,都需要集成电路作“心脏”,液晶面板作“眼睛”,各种PCB基板作“脊梁”。

  提问:这些代表了重庆未来的竞争力?

  黄奇帆:根据上述四条,我们规划了十大产业,每个产业又配套了若干项目,并按照产业集群化模式来推进。主抓上中下游产业链集群、同类产品同类企业的集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集群。这些都代表了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以液晶面板为例,外资投入的有富士康的液晶模组项目,国资投入的有京东方8.5代液晶显示屏项目, 民营 资本投入的有惠科8.5代液晶显示屏项目。这样的布局,能够“东方不亮西方亮”,并增强整体的竞争优势。另外,包括生物医药、环保产业、轨道交通等,都是根据有市场、有基础的原则选定的。

  按照设想,力争到2020年,每个产业链都要实现1000亿以上产值,加起来总产值至少1万亿,接近现在汽车和电子的产业规模,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接续和增长极。

  我再举个例子,重庆的页岩气产业,大家觉得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就冒出50亿方的产能。其实早在2009年,我就跟中海油傅成玉讨论过这件事,他后来去了中石化,我就觉得机会来了。中石化在重庆本来就有几个大工厂,双方就启动合作了,目前重庆境内已经有200口气井,一年就是50亿方的产能,其中有一口井每天能出7万方。国家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300亿方产能,重庆的目标是250亿方,如果做出来,上下游产业链一展开,将拉动1000多亿的增量。

  2:黄奇帆:不搞优惠政策,要怎么样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提问:我查了下,十大产业的这些项目,投资动辄上百亿,投资从哪来?

  黄奇帆:我们深知,这些世界级的高科技项目,跟一般传统工业的招商引资不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削胳膊断腿式”地搞优惠政策,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一是用产业集群去招商,即用上游招下游,用下游招上游。有了京东方、富士康和惠科三个液晶面板项目,做面板玻璃的康宁就会不请自来。

  二是用资本去招商。利用定向增发、基金入股等实施杠杆撬动,市场化方式参与项目投资。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项目就是通过定向增发,解决了资金需求。今年惠科8.5代液晶面板总投资120亿元,我们也将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来操作。

  三是用市场招商,利用市场准入门槛吸引外资企业来投资建厂。前段时间,本来我们准备合资收购一个项目,差不多都谈好了,被一家企业横插一杠抢先了。这没什么,有眼光的企业很多,我们重新再找合作伙伴照样能够办成。

  四是用重庆的内陆开放高地招商。我们有“三个三合一”的独特开放特征,现在电子产品40%运往欧洲,每天一个国际班列,物流成本比较空运省费用,比海运省时间。

  这样一来,有项目、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有便捷物流,形成了一个产业布局的大环境,效果不说风生水起吧,至少也是有板有眼。

  3、黄奇帆开讲啦:运用“金融+”助推产业发展!

  PPP投融资改革是重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一种新“”法。从原来的存量“混合”,到一开始就在“市场信号逐渐活跃”的领域,推行增量“混合”。

  “有盈利而无暴利是搞PPP的一个基本的原则。”黄奇帆说,这样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没有放缓,同时,政府的债务压力有所减轻,企业也能够通过项目建设拓展市场。

  在规划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重庆延续了原来的产业集群模式,并成立8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权投资基金,运用“金融+”来助推产业发展。黄奇帆说,这十大产业都是根据有市场、有基础的原则选择的。按照设想,力争到2020年每个产业链都实现1000亿以上产值,加起来总产值少则1万亿,从而形成新的增长极。

  4、黄奇帆:政府如何搞好PPP?

  提问:简单回顾下2014年1月访谈的主题,当时你提出“五大路径推进重庆混合所制发展”,目前进展如何?

  黄奇帆:上次你来,我讲了推进混合所有制的“五种路径”,还有推进中的“五个防范”。如果在推进过程中不做好防范工作,会推出八卦来的。

  总体来说,我们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的四个关键词:一是国企改革逐步转向资本运作;二是混合所有制;三是管资产到管资本;四是国企的内控和监管。笔墨不多,但抓住了要害。从去年初到现在,重庆国企改革搞了一年半,都是围绕这四个方面在展开。

  在国企集团层面,社会资本直接进入不容易,重庆就采用整体上市这一招。去年以来,先后实现川仪股份、重庆燃气A股上市,全市国有控股上市企业达到15家。建工股份也已通过证监会预审,还有一批国企上市项目正在策划。

  集团整体上市,不但优化了股权结构、治理结构,还抓住了资本市场的机遇。重钢集团、渝富集团、商社集团、化医集团等上市公司通过减持或增持股份,在股市上扬时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在股市暴跌时又起了护盘的作用。

  目前,渝富集团、地产集团正在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重点围绕国有资本的属性,开展各类股权投资运作。渝富集团投资领域主要聚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地产集团投资领域主要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两家都力争年底前将企业债务率降至20%以内,顺利完成转型。

  在一些市场信号较活跃的领域,我们推进PPP投融资改革。这不仅能够推动国有资本和各种社会资本的市场化合作,还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减轻政府债务,同时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促进稳增长。

  提问:一个感觉是,随着“八大投”转型,重庆基础设施的融资已由PPP接棒?

  黄奇帆: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股票上市是一种“”法,基础设施项目搞PPP也是一种“”。去年,我们在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领域实施1300亿PPP项目,原本是由“八大投”投资干的,现在通过PPP方式来干,不仅项目得到推进,还直接消化了1000多亿政府债务。

  随着整体硬件环境的改善,一些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信号出现,理所应当通过PPP的方式加以推进。我们测算,从现在到2020年,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会有1.8万亿的项目,但不是统统都交给市场去做,至少有1万亿还是要靠政府主导来投资,有8000亿可以通过PPP方式来做。所以,我们每年推出1000多亿,计划在2020年把8000亿完成了。

  在PPP项目中,“八大投”的角色变成了政府出资方,在那些市场信号不好的领域,社会资本如果不愿参与,还将继续靠“八大投”创新融资方式来推进。

  提问:从实践来看,社会资本参与PPP的动力在哪?

  黄奇帆:目前20多个省都出了PPP文件,但一年多来,真正签了PPP协议,推进了项目实质性进展的,也就几千亿,其中重庆就占了1000多亿。PPP要解决的是一个资源配置和利益平衡的问题。私人老板,包括社会其他企业,它不是来捐款搞慈善的,投资必须要有赢利,但是又不能有暴利。

  有盈利而无暴利是实施PPP的一个基本前提。所以,要正确理解PPP的基本要义,然后分门别类去实施:对于收入可持续运转的项目,PPP    可以全面推进,例如高速公路;对于只有一半收入的项目,可以通过政府公共采购的方式对项目进行补贴;对于投资量大,但是收益低,甚至免费的公共项目,例如地铁等,就只能由政府通过资源配置,平衡投资成本。

  在PPP实施的过程中,投资者如果中颗粒无收,也不是好的营商环境。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既要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又要让投资者要有收益,同时绝不能坑了老百姓,因为公共设施都是提供给老百姓用的。所以,政府在推进PPP时,这三个方面都要平衡好。

  提问:这些改革是否达到你的预期?

  黄奇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一个短促突击的任务,而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每一种“”法,都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说清的。总体上,我们确定了一个原则,从目标导向到问题导向。顶层设计,形成方案要有目标导向,落实顶层设计方案要靠问题导向,迎着问题上,遇上问题不绕道,不断接近工作目标。这个其实是一种哲学工作方法。

  从实施效果来看,一批企业上市了,一些领域退出了,一批企业资产重组做大做强了,一批PPP项目顺利推出了,我们的工作还是蛮有成效的。

                信息来源:招商引资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