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个人出资重奖状元”:不应强行进行道德绑架

10.09.2014  12:02

  考上清华北大,恩平考生不仅可以获100万元奖金,还可获赠洋房一套。为扭转优质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回乡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9月9日新华网)

  “重奖状元”、“百万奖金”、“获赠洋房”等抓人眼球的关键词一亮相,不少人便开始大加抨击,甚至将其喻为“土豪式”奖学金。根据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土豪”专指“有钱没文化的人”,这样的比喻方式背后无疑彰显出了一部分人对“重奖状元”行为的鄙视。再夹杂对“唯分数论”、“唯状元论”一通批判,仿佛就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

  首先,不妨先冷静下来,仔细看看“重奖状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新闻中称,奖金出自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回乡设立的高考专项奖励基金。换言之,百万巨奖是个人设立的专项奖学金。需要肯定的是,个人完全有权力决定如何处置自己的财产,也当然有权力决定这笔奖学金该奖励给哪些人。有的人愿意奖给贫困学生,有的人愿意奖给道德水平高的学生,有的人愿意奖给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其实与奖给状元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只要内容是积极向上的,都是值得称赞、鼓励的事情。

  其次,如今仿佛只要一提到“重奖状元”等词语,有的人往往会近似本能地持否定态度,这也有矫枉过正之嫌。“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思维确实该反对,但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意味分数就该视为“万恶之源”。以往我们在应试教育上确实走得太远,如今要走回素质教育,同样不可走得太远太偏。分数是不是不要了?当然不是,分数仍然是重要的;状元是不是不值得鼓励了?当然不是,只要有考试存在,状元是一定会产生的,也应得到称赞。以此观之,通过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