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泥石流突发灾害发生后

15.07.2014  16:52
          “报告!北京市怀柔北部山区泥石流现场发现大量伤员,北京紧急救援力量不足,请求支援。”“报告!转运一名初步诊断可疑骨盆骨折的重伤员,现场已进行检伤分类,判断这名患者需转至移动方舱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这是我们的交接单。”7月14日8时,随着一声令下,历时三天两夜的京津冀重大泥石流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联合应急演练在北京市怀柔区拉开帷幕。
  此次演习场景设置为2014年7月以来,北京市北部山区连降暴雨引发特大洪涝灾害。7月13日7时,怀柔区琉璃庙镇某村庄发生山洪泥石流,500人受困,其中伤亡200人。为更贴近实战,演练还安排受灾48小时后,因蚊蝇孳生、动物尸体腐烂、环境恶化等致使灾区出现伤寒、菌痢等肠道传染病病例,而且疫情有逐渐扩散蔓延之势,灾后部分伤员和灾民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尽管当天气温高达37摄氏度,但参与演练的医疗救护队员没有丝毫懈怠。伤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北京急救中心、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中日友好医院立即出动院前急救力量和医疗救援力量,携带应急装备赶赴现场。天津、河北也抽调精兵强将前往支援。
  中日友好医院移动方舱医院门口,不断有来自北京急救中心、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河北省石家庄市急救中心、承德急救中心的急救车风驰电掣般驶来。不一会儿,四五辆担架车抬着伤员进入医院接受治疗。在现场另一侧,由天津市人民医院搭建的方舱医院也接诊了不少“受伤”灾民。
  “‘病人’右脚踝骨受伤,马上拍片子。”记者在现场看到,救援医生将灾民紧急处置完毕后,转入移动方舱医院的X摄片区,经检查后转入方舱医院病房。据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彭明强介绍,一辆移动医疗车的配置相当于1家二甲综合医院,对于重症监护病人,可待其病情稳定后转送到后方。一个移动医院配备25名~40名医务工作者。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主任、演练现场指挥黄春介绍,本次演练是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由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办,天津市、河北省和怀柔区卫生计生部门共同参与的一次大型综合性演练。整个演练过程涉及队伍紧急拉动和快速集结、野外生存技能训练、应急装备车辆等物资保障、院前医疗处置与转运、院内医疗救治、灾后传染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和现场联合指挥。京津冀院前急救、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心理救援4类卫生应急队伍,13家医疗卫生单位和后勤保障部门的425人、124辆应急车辆参与演练。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委员、演练现场总指挥赵涛介绍,本次演练首次在野外搭建移动医院、卫生防疫营地及其相关的生活工作平台,实现了野外生存自我保障;首次将京津冀现场院前急救、院内救援、卫生防疫、心理救援和现场指挥进行整合,更贴近实战;首次组织中央单位和驻地方国家队伍与地方队伍一起演练,强化了属地管理;首次由庞大的专家组介入演练全过程进行考核评价,更加注重实际效果。今后三方将根据《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协议》,每年开展一次卫生应急联合培训演练。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