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出生缺陷研究展开

14.10.2016  19:41

  由国家投资3000万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复旦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等优势团队共同参与的国家重点专项研究项目“中国人群重大出生缺陷的成因、机制与早期干预”近日在上海市正式启动,先期900万元启动资金已到位,我国重大出生缺陷防治研究协作网将建立。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教授介绍,我国现有的8000多万残疾人中,70%是由于出生缺陷所致。我国出生缺陷每年新增约90万例,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脑积水、神经管缺陷和智力缺陷五大常见重大出生缺陷疾病严重危害我国出生人口健康和人口素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尤其是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治疗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据悉,该项目将通过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和人群验证,阐明各种因素的致畸机制,遴选出可用于出生缺陷风险评估和预警的临床指标、表观遗传标志物和遗传变异位点等;评估和确认众多环境因子和遗传变异的致畸权重,明确这些因素致畸的分子机制及其互作致畸的因果关系,进而检验针对关键病因和发病环节进行人群干预的实效,最终为我国常见重大出生缺陷提出全链条式的防控路径和干预策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