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志:侦察敌情,子弹从身边擦过

16.08.2014  18:48

老人回忆端炮楼的经历,赞叹炮手打得好,炮弹上绑炸药,指哪儿打哪儿

  ■郭松志老人多次死里逃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69年后的今天,我们走近抗战老兵郭松志,倾听他打鬼子、端炮楼、遭遇袭击与队伍走散死里逃生的抗战经历。91岁老兵郭松志1938年6月参加抗战,成为129师385旅2团1营4连的一名八路军战士,曾担任通信兵、警卫兵、侦察兵。回忆起冲向战场抵抗日寇的战斗经历,他说自己只是那个年代无数热血青年之一,只有国人团结起来抵抗侵略,才能保家卫国。

档案

郭松志

1923年出生,1938年6月参加八路军,成为129师385旅战士,后当侦察兵1年,班长2年,排长1年。1946年任3纵队7旅19团1营2连连长,在龙海(现山东省菏泽市内)战斗中,左下肢脚部受枪伤,被认定为因战七级残疾军人。1947年11月退伍。后在赵县化工部门任职。

□文/图 本报记者 苗静 石维 实习记者 杜倩倩

看电视

最关注政治和军事

91岁的郭松志和老伴共育有4女,如今已是四世同堂。2007年以前,郭松志曾在老干部第三干休所居住多年。后来,小女儿郭晓辉搬入有电梯的新家,便把日渐活动不便的父母接来同住。郭松志现在的住所位于北新街附近,居室内宽敞明亮。每到周末,其他女儿都会带着孩子和老人聚一聚,陪他解解闷儿。“孩子们孝顺,衣食住行都给我们准备好,需要什么第一时间买回来,什么烦恼也没有。”郭松志感慨万千,他的腿不好,听力也下降了不少,平常的生活乐趣就是读报纸、观看新闻联播,周末女儿们来了,也会和她们搓几圈麻将。“看电视时,我最关注政治和军事。现在国家强大、政策也好,和过去抗战的日子相比,生活很幸福。

郭松志的女儿说,以前部队发的军功章早已遗失,老人如今只保留着两块纪念章。一块是1950年纪念华北战争胜利颁发的,另一块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每次女儿们用轮椅推着老人出门,老人都会小心地拿出这两块纪念章戴在胸前,感觉特别荣耀。得知记者来采访,郭松志的女儿们都来了,她们再次拿出这两枚纪念章,帮老人戴在胸前。

回忆起那段战争岁月,老人因为年长已经记不清楚每一场战役的具体时间。只有一些令他印象深刻的片段回忆,把大家重新带入那场保卫国家的战争。

15岁偷偷离家

奔赴前线抗日

1937年,郭松志还是赵县北李家町村一个14岁的孩子。他从大人们口中得知,日本鬼子来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打听到八路军对老百姓特别好,专门打鬼子,就有了离家参军的念头。老人回忆道,他的想法立刻遭到父母的反对。家人告诉他参军后生活会非常艰苦,十几岁的年纪尚无能力在战场上保护自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满怀报国热情的郭松志没有放弃,他坚定信念一定要找机会上前线打鬼子。

1938年6月,他听说有位乡亲去不远处的宁晋县当八路。15岁的郭松志趁家人不注意,偷偷从家里跑了出来,直奔宁晋县投奔八路军,成为129师385旅2团1营4连一名八路军战士。领导看他年纪小又机灵,让他担任了通信员。郭松志由此开始了小米加步枪的抗日征程。“每天的食谱就是小米、3钱油、3钱盐。因为兵器不足,我只领到一把大刀。新兵每年发一件棉衣,那时行军打仗很苦,衣服经常破损。但战士们一件衣服至少要坚持穿3年,每年冬天我们都是自己拆洗棉衣,然后再接着穿。虽然行军的日子很艰苦,但是能参军打仗保卫家乡,心里很痛快。

打了胜仗

缴获敌军一门大炮

当时,郭松志所在部队在束鹿一带驻军。1938年10月,日军带着大炮来扫荡,八路军与日军打起游击战。八路军在各村之间挖了不少战壕,这些战壕连接起来,作战时更加隐蔽。“10月份的晚上天气开始变冷,日军冻得受不了,在山里点火取暖时暴露了目标,我军战士趁机用手榴弹对敌人进行攻击,一举歼灭参加扫荡的鬼子,同时把大炮收入囊中。”郭松志说,1939年正月,部队来到赵县乡官村,负责破坏敌人的铁路。八路军先派侦察员摸清地形和敌人的巡逻规律,抓住间隙,战士们搬走铁路轨道和枕木,然后点燃枕木破坏轨道。早些年,郭松志曾多次向老伴提起,冬天破坏铁路时,因为长时间趴在冰冷的地面上,衣服都冻成了冰块。

指哪儿打哪儿

用迫击炮炸炮楼

1939年,部队到当时的山西辽县进行整训,练习刺杀,学习政治。准备练好本领、武装好头脑再上前线打鬼子。那时鬼子为了控制公路,在辽县旁的马路中间修建了炮楼。1939年底,我军开始攻占洪土炮楼,后来又在迫击炮的掩护下拿下了小林底炮楼。”郭松志说,洪土炮楼主要由1营3连攻打,当时敌人躲在炮楼中不敢露头,我军就用迫击炮配合攻击。为了打得准,炮手在炮弹上绑上炸药包,想发射高炮时,就多加一个药包,想让炮弹飞得低,就少加些药包。用这种“土办法”,炮手们控制多发炮弹同时轰炸指定炮楼,敌军炮楼被炸毁后,我军步兵马上冲上去,拿下炮楼、还俘虏了炮楼里活着的鬼子。“炮手们打得可好了,指哪儿打哪儿,大家都叫好。”郭松志赞赏地说。

子弹从身边擦过

多次死里逃生

一个冬天,郭松志接到命令外出侦察,必须经过一个炮楼。由于那里地势平坦,郭松志刚到附近就被敌军发现了。敌人向他猛烈射击,只要他一抬头就会被击中。这时郭松志急中生智,把棉衣脱下来朝右面扔去,敌人马上把火力对准扔出去的棉衣。郭松志趁机逃到附近的战壕里。“向前跑动时不能跑直线,感觉子弹就从身边擦过。

还有一次,郭松志所在部队在太行山一个山坳与日军遭遇。在战斗中,我军队伍被敌人打散,郭松志跑到附近一个不知名的村庄。村民们听到日军攻打的消息,纷纷离开村庄。郭松志来到空荡荡的村子里,饥肠辘辘时,发现乡亲离开时放在路边的一碗热饭,他一口气吃完了。有了力气,他继续躲避日军。晚上,郭松志跑到山上,用干草将自己隐蔽起来,得以躲过日军追击死里逃生。第二天他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了队伍。郭松志身上有三处伤口,左手、左脚曾在村落战中被子弹打穿,留下了伤疤。左腿更是在战争中留下了10厘米左右的伤口。因为参加的战役较多,他已经记不清是在哪次战役中负伤了。

【特别提示】你身边有没有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请拨打96399与我们联系,让我们走近老兵,倾听他们的记忆。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