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部署实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

25.10.2014  10:11



      10月22日,全省工程质量专项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召开。会议对我省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进行了部署动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朱正举在会上做重要讲话,副厅长梁军做具体工作安排,副厅长桑卫京,纪检组长、监察专员周全义出席会议,副巡视员王毅忠主持会议。

      会议明确,此次行动的目标包括,工程建设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负责制全面实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基本形成并发挥作用,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建筑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建筑业升级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等。

 

      朱正举在会上指出,质量无小事,责任重如山。抓工程质量,是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永恒的主题。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工程质量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反映一个民族的素质,也是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集中体现。抓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一定要把工程质量治理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的头等大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下功夫抓实抓好。抓工程质量,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就是要改变就质量抓质量的习惯思维,通过综合施策、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工程质量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起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另外,抓工程质量,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朱正举强调,抓好两年行动的实施,重点要做到“四个到位”。即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必须到位,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必须到位,加强监管的措施必须到位,制度建设和执行必须到位。


      会议部署了两年行动的具体任务。一是全面落实八大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重点抓好质量责任承诺书、现场标牌和永久性标牌、信息档案3项制度;实现质量责任制度全覆盖,加大追责力度。梁军指出,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的质量终身责任外,我省还将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和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及其项目负责人纳入质量责任追究,各地要严格落实。

      二是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监理机制。会议提出,要改进完善监督检查制度。改变事先发通知、打招呼的检查方式,着重采取飞行检查、“扫大街”等随机抽查方式,切实掌握工程质量实际情况。要实施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和绿色施工,加快施工现场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建设,2015年6月底前,实现对全省施工现场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在岗人员的实时监控;2016年5月底前,完成系统整体建设,开始试行。

      三是深入开展建筑工程“打非治违”行动。要严厉打击“无证施工、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重点针对2014年在建及以后新开工建设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保障性住房项目、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群众举报或者社会反映强烈的。梁军强调,各地在做好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的同时,要注意分析和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管理和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有针对性加以改进和完善,再造工作流程、健全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方式,形成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扭转非法工程、挂靠转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多发局面。

      会议还明确了要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住宅产业现代化,切实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素质等工作。

        各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以及各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局长、主管副局长,城管局、住房保障局房管局局长,部分建筑业企业法定代表人共计1880人参加会议。(王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