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十”字黄金通道成形 

19.08.2016  15:04

  地铁,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梦想和未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运营,犹如一根黄金扁担,挑起了城东和城西;今天,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试运营,只需40分钟,就能穿越南北城。

   “十”字骨架串联绿城   郑州地铁1号线通车以来,与之相关联最多的词就是“快捷”。   “盼了多年的2号线也终于通车了,再也不用羡慕家住1号线沿线的同事了。”家住花园路的黎亚说。市区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日趋严重,路网车速明显下降……生活在郑州的市民,大都体会过大把时间流逝在拥堵路上的烦闷。而2号线的开通,将大大缓解南北方向的交通,几十分钟穿越城区不再是梦想。   “2号线与已经运营的1号线共同绘就了郑州轨道交通的‘十’字画卷,形成横贯城市东西、南北的交通网络,并串联起高铁车站、商业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城市核心功能区,将极大地方便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参与经济建设、社会交往与文化活动。”郑州地铁运营分公司总经理夏景辉说。    轨道成网大势所趋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运臣认为:“只有一条线路时,我们或许还体会不到它的魅力。一旦成了一个完整的轨道网络,它必将成市民出行的‘大哥大’。”赵运臣说,到2020年,实现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占机动化出行的65%。   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地铁正在牵着城市奔跑。   “高效、准时、舒适、节能、环保的地铁出行,是地面公共交通无可比拟的。”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郑州市交通部门的一项“绿色出行”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八成的有车族曾表示地铁一旦形成网络,会改乘地铁出行。   立体交通枢纽时代   “今后我也可以坐着地铁赶高铁了!”作为直接受益者,家住南三环的柳晓明经常去北京出差,2号线开通让他觉得方便多了。   “地铁作为立体化综合交通的核心,不仅准点便捷、运量巨大,而且更符合低碳交通的要求。”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负责人解释。   当前,郑州的路面上,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电动自行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并行,地面空间资源非常紧张。地铁的出现,成为地面交通向地下空间延伸的体现,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也随之呈现。地铁、航空、高铁、公路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可形成零距离对接,市民换乘各种交通方式都能在1小时左右完成,真正进入“1小时换乘生活圈”。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