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肥乡重点项目建设呈现新常态

09.07.2015  14:14

  长城网邯郸7月8日讯(助理记者 韩毅 通讯员 李运强 高峰)今年以来,肥乡县围绕“科学跨越、绿色崛起”总要求和“加快建设肥沃之乡、全力打造美丽新城”总目标,扭住“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核心抓手,坚定不移上项目,攻坚克难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该县持续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实施“2315”工程,即竣工投产项目20个,落地开工项目30个,集中攻坚项目10个,谋划储备项目5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以上。上半年,项目建设呈现出“两多、一好、一快”新局面。

  “两多”,即谋划储备数量多。1-6月份,完成备案(核准)项目32个,占全年计划的64%,超额完成过半任务;争列省市重点多,已争取省市重点项目15个,其中省重点项目2个,是历年来争取省市重点项目最多的一年;“一好”,即投资目标完成好。1-5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亿元,同比增长17.3%。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占年计划的52.38%;1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5亿元,占年计划的56.4%;“一快”,即项目建设进度快。重点推进亿元以上项目达50个,四达电机、威英锅炉、南网电器等一批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近期可投产达效;3月18日集中开工的总投资49亿元的华东电器等7个项目进展顺利;新宜化复合肥、绿洲环保设备等一批在建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总投资32.5亿元的邯郸东郊热电工程全面开工,重大项目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该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抓重大项目、关键时点、瓶颈破解、机制保障,综合施策,持续用力,重点项目攻坚成为新常态。

  招大引强增储备。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机遇,突出专业招商,强化高端对接,重点面向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等地区,落实招商责任,发挥考核激励作用,比总量看规模,比质量看档次,比进度看落户,倒逼更多领导干部持续“走出去”。目前,全县外出招商270多次,接待来肥客商100余次,已签约引进深圳德为云计算产业园、天津正东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149亿元。

  破解瓶颈快推进。针对项目占地征迁及建设资金紧张等问题,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和“达产达效帮扶攻坚”活动,对重点在建项目,分别成立达产达效帮扶工作组,分包县级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齐上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各种问题。目前,已迁移坟头206个,机井30多眼,移植各种树木2.5万余株,迁移通讯光缆3000多米、高压线750米;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洽谈会、协调会,帮助益诚靓家具等3个项目贷款1.36亿元;东郊热电厂、四达电机、南网电器等3个项目正在完善资料,近期有望落实贷款10.7亿元。

  建强平台抓聚集。按照“现代工业、邯郸东郊商业和城市新区隆起纽带、立起的钱袋子”发展定位,精心规划建设县经济开发区,为项目落地搭建良好平台。已累计投入9.6亿元,开发面积达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5.8平方公里,道路总长达40公里,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全面形成“七纵七横”路网格局。目前已入驻项目118个,总投资586亿元;

  强化机制聚合力。围绕“墙内的事企业办,墙外的事政府办”理念,抓牢项目、干部两个关键,夯实项目、干部两个责任,不断完善机制,凝聚项目建设合力。落实目标责任制,对重点推进项目建立分包县级领导、推进部门、项目所在地乡镇和项目业主“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行调度销号制,每周召开项目调度会,项目业主、推进部门分别汇报问题解决情况,对已解决的进行销号,未解决的剖析原因,细化措施,跟踪问效;实行现场办公制,县主要领导和分包项目县级领导每周深入分包项目现场办公,督促进度,协调问题。

  落实评价考核制。制定标准化考核体系,组织专业人员对在建项目容积率、投资强度、建设工期等指标履约情况定期核查评价,分类施策,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和严格覆约的项目,在政策、土地指标上予以倾斜;对严重拖延工期、形象进度差、投入不足的项目,适时启动退出机制,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