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邯郸市食品工业首超煤炭成为工业第三大产业

02.05.2015  23:43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刘清波 刘剑英

今年一季度,邯郸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三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为钢铁、煤炭、电力三大传统产业投资额的4.4倍,占全市投资比重达43.7%。食品工业首超煤炭成为工业第三大产业,带动全市工业结构增量优化。

还未投产,订单就纷至沓来;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又好又快

记者在邯郸市回访重点观摩项目时发现,当该市钢铁、煤炭等老的支柱产业正在为销路发愁时,新兴的一些产业项目却在为生产满足不了订单而发愁。

在邯郸马头工业区的卓达新材基地,长达300多米的巨型生产车间内,27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焊接的火花四处飞溅。

卓达新材基地邯郸工厂厂长张永超告诉记者,4条辊平生产线正在进行最后的安装调试,5月底就能投产。

卓达新材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利用煤矸石、石灰等生产新型复合建材。该技术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具有低碳环保、无限可塑、防火阻燃、防水耐浸、超强耐候等特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去年全省重点观摩时,这里的厂房还未建起,如今已具备了生产条件。

张永超说,“新材料现在订单供不应求,光是俄罗斯就有7000万平方米的订单。雪片般飞来的订单要求我们必须加班加点建设。

项目原设计年产4400万平方米建筑板材。而如今,卓达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对邯郸新材基地产能和设备进行了重新规划,调整后项目共安装19条生产线,其中4条辊平线、2条层压线、13条冷压线,总规划产能8200万平方米。

除了卓达新材,为满足不了订单而着急的还有位于武安市的奥钛新能源项目。

受制于公司自身的电池材料供应紧张,奥钛新能源项目一直为1万多辆电动公交车订单发愁。

目前,奥钛新能源公司已经和北京、石家庄、衡水等地达成采购电动公交车协议,订单计划已排到了2017年。但由于上游的钛酸锂材料生产没有跟上,奥钛新能源的电动公交车生产只能达到年产1200辆的规模,一直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武安奥钛新能源副总经理高徐飞表示,原来的钛酸锂材料生产线年产能只有150吨,项目观摩活动后,公司从美国进口了新的生产设备,增加了一条年产能达3000吨的生产线。新生产线今年6月份就能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