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获批设立首家省级高新区

02.12.2014  10:42
 

   近日,邯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标志着该市高新区建设实现了“”的突破,提前一年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省级高新区创建目标。 

  邯郸的产业结构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冀南新区是邯郸市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城市发展新区,是河北省继冀东曹妃甸新区、冀中渤海新区之后重点建设的第三个战略发展新区。在冀南新区“一区两港九园”的规划布局中,邯郸高新区位于核心区内,占地20平方公里,是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

  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协同推进合力

  2013年11月,邯郸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全市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出台了《关于推进冀南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方案》,将创建国家高新区纳入了全市重点工作。 

  为加快高新区创建步伐,邯郸市把推动高新区创建工作上升到政府层面,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高新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高新区创建工作。市科技局和马头开发区管理处联合设立推进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日常推进工作。 

  今年5月23日,邯郸市科技局邀请省科技厅高新处主管处长到邯郸,指导邯郸高新区创建工作,在规划布局、产业定位、环境评价、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沟通,形成了共识,明确了申报程序和申报要件。 

  6月20日,该市正式向省政府呈文,提出《关于在冀南新区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 

  6月25日,省政府主管省长批复“请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等有关部门给予支持”的意见,标志着该市高新区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8月30日,省科技厅组织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联合考察组,对该市申请设立省级高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一致认为邯郸高新区具备了省级高新区基本条件,同意提请省政府批准。 

  11月16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省级邯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强化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高新产业集聚

  邯郸高新区的前身为“马头生态工业城”,从建立之初就坚持走绿色、生态、循环、集约的科学发展道路,对入区项目的环保要求远高于国家标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邯郸高新区狠抓重点项目实施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在项目引进时就坚持把项目引进与产业发展导向、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重大技术成果的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目前,邯郸高新区累计签约项目45个,已竣工投产项目25个,总投资125亿元;在建项目20个,总投资186亿元。新兴际华、冀中能源两大世界500强企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恒天、中储棉三大央企合作项目,清华大学特种新材料基地、硼同位素产业基地、中科环保设备生产基地、中冶文安特种板材制造基地四大院企合作项目入驻园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在园区设立了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特种新材料、现代物流为主导的万亩工业园区架构。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集聚创新要素资源

  建设孵化载体,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是邯郸高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经之路。为更好地服务邯郸高新区,市科技局与马头开发区签订了联合推进协议,重点推进滏淼科技创业园、九城电子产业孵化基地等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据了解,这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投资22亿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300余家。目前,总投资2亿元的九城电子产业孵化基地已入驻3家企业;总投资8800万元的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已入驻1家企业;总投资19.3亿元的滏淼科技创业园全面开工建设,3.5万平方米的综合孵化楼主体已经竣工,50%的低密度办公会所业已封顶,正在推进与中关村、清华科技园合作签约事宜。

  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新兴铸管建立了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金狮棉机设立了国家级棉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试中心,宏大化纤机械和邯郸纺织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邯郸高新区还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互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院所人才优势,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是邯郸高新区始终坚持的发展道路。邯郸高新区积极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强力推进转型升级、推进特色产业、推进技术扩散、推进依托大企业加强培育工作,目前已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梯次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市级研发机构,推动产业优势企业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家,取得授权专利230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

  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市科技局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纳入了该市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计划,并通过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会议等形式进行帮扶。目前,宏大化纤、河北时越、邯郸三泰等3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打造高端产业体系

  坚持规划先行,以高起点、高站位产业规划引领高新区快速发展。邯郸市聘请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编制了《邯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引领邯郸转型创新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创新驱动、稳中求优,全面打造以“先进装备制造”为支柱,以“新材料、节能环保”为引擎,以“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高端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23”高端产业体系,深入实践“内生创新、创业成长、组织革新、产融结合、开放合作”五大产业发展路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产业服务体系,加快推动高新区新一轮升级发展,以邯郸升级发展引领冀中南强势崛起。到2020年,邯郸高新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70%。 

  获批后,邯郸高新区将按照“一心、三带、五园”的空间布局,着力建设全市的“创新高地·科技新城”,打造邯郸主城区、东部新城、冀南新城统筹协调的“三核”带动型城市发展格局。邯郸高新区将享受省级高新区现行政策,在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科技金融、科技孵化等方面获得省倾斜支持。该市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邯郸高新区产业定位,进一步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导入、项目引进等工作,集中资源支持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加快提升和有序退出低附加值产业,引领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使高新区尽快成为邯郸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