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农村“地火”取暖 燃烧垃圾污染严重

29.11.2014  11:23

    燕赵都市报记者 赵书华 文/图

    网友原声:河北省邢台农村有种“地火”取暖,燃烧垃圾,有的甚至燃烧医疗垃圾,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居民健康,并且这件事情在当地存在好几年了。

    记者调查:记者走访发现,邢台一些小村庄里确实“地火”小烟囱林立,但今年尚未冒烟,沙河市周庄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洁净型煤正在农村推广,地火取暖将渐趋废弃。

    据网友反映,在邢台农村有种“地火”,是冬季取暖用的,但烧的都是垃圾,更有家庭,烧的是从医院拉的药瓶之类的医疗垃圾,冒出的浓烟对环境污染太大,一到晚上都不敢出门。影响居民健康,当地存在好几年了也没人管。

    一根根的烟囱从墙内接到墙外直指空中

    室中央的地砖下藏着地火

    地火”取暖原理:屋地掏空沤火传导地面

    11月27日,燕赵都市报记者首先来到邢台沙河市沙河城镇。在北街村,一位临街的杂货店门主听说记者探问“地火取暖”的事儿,店主表示家中有‘地火’,但今年已经不烧了。外面有“地火”的烟囱和通风口,只有填料和出灰的时候,才能看到,现在什么也看不到。

    记者随后跟随店主进入位于店铺后面的卧室看到,在铺着白色方形瓷砖的屋中央,有一块留有改动痕迹的方形瓷砖,主人指着它说:“这下面就是地火。

    据店主介绍,“地火”的结构原理就是在卧室或者客厅中间挖一个大坑,坑可大可小,大的有三四米宽,小的也有两三米。‘地火’坑的高度一般在2米左右,‘地火’一般四面用水泥浇筑,上面盖上预制板,就像在屋中建了一个混凝土结构的地下炉膛。每年冬季来临,使用“地火”的家庭将柴棍、玉米芯等可燃物将其填实。当冀南平原的室外寒气逼人时,地火点燃产生的热量通过地面传导至整个屋子。

    在沙河当地,更多家庭燃烧“地火”,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糠醛”又名酒渣的东西,酒渣成本低,一个冬季一个家庭用上100多元的酒渣,就能保证一冬的温暖。

    当地村民说,由于“地火”采取不完全燃烧,一个村庄如果有多家使用地火,整个村子简直黑烟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