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全市平均29人中有一名“老板”

29.10.2014  12:32

    牛城晚报讯 昨日上午,随着10万元贷款资金的到位,在邢台县搞鳟鱼养殖的大学生佘金广开始着手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准备再招5名村民来帮忙。

    “以前只能贷个两三万元,没想到这次提高这么多。”佘金广对记者说,今年在工商顾问的帮助下,公司提高了银行的授信等级,这些资金可以使自己的养殖规模扩大一倍。

    截至目前,本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47024户。按照全市720万常住人口计算,平均29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是老板。

    创业路越走越宽,得益本市对创业的大力扶持。今年本市先后实施工商顾问制、先证后照等政策,市场主体发展速度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新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达38783户,同比增长49.19%。

    “现在12个浙江人中就有1个是老板,邢台与之相比,差距还很大。”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市场主体总户数虽然居全省第五,但户均注册资金仅有124万元,低于全省户均注册资金157.49万元,突出反映了单体规模普遍较小的实际。

    根据工商部门统计,在现有市场主体中,生存时间在5年以下的企业达22281户,占企业总量的55%;存活10年以上的企业7968户,仅占总量的21%。企业成立后的第3年死亡率最高,其中近半数企业因资金或市场原因关门。

    “本市的市场主体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工商部门将对高校毕业生和无业、失业等人群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把潜在的创业主体变为现实的市场主体。“像佘金广这样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高,创新能力强,是今后扶持的重点。

    目前,工商部门正在搭建动产抵押融资平台,鼓励企业将自有产品、设备等动产办理抵押登记后进行融资,支持企业(公司)办理股权质押、债权转股权登记,引导拥有商标的企业将评估后的商标办理质押登记,切实发挥注册商标的无形资产价值。(高亮 李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