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05.12.2014  13:3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不懈追求的伟大梦想。而由邓小平领导开启的改革开放,则大大加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之际,我们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对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把握正确方向、继续追梦圆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前进道路和历史新征程。邓小平是这条道路的开创者和总设计师,他指导我们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道路的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长期思考、探索的重大问题。经历过“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惨痛教训,邓小平深知国家的发展不能超越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不能违背发展的客观规律。他明确提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论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此后,他多次讲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正是基于对基本国情的判断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决定。此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重要文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一再阐述、反复重申,成为不同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也成为30多年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设小康社会和“三步走”战略明确了中国道路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中,首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他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一著名论断,初步指明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和方向。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他进一步提出“三步走”战略,即“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此后,邓小平关于“三步走”战略的思考不断深化,各项阶段性目标、衡量指标和时间节点更加清晰,表述更加具体,并初步形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建设小康社会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过程和时间节点,是对民族复兴的进一步科学化和具体化。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基本上是按照“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的。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两个一百年”目标,进一步肯定了“三步走”战略的科学性,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中国精神的培育和塑造,突出地表现在提倡解放思想,重新确立和恢复正确的思想路线;大力倡导、践行改革创新精神。这无疑为当代中国精神的孕育、成长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重新确立和恢复正确的思想路线。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以“两个凡是”为代表的各种教条主义、极左思想严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阻碍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对此,邓小平告诫全党,“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同志不仅在思想理论上正本清源,在实践中更是高举辩证唯物主义大旗,拨乱反正,旗帜鲜明地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和恢复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排除了思想障碍,统一了广大干部群众对重大问题的认识,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大力倡导、践行改革创新精神。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是贯穿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始终的鲜明特征。邓小平所提倡、践行的改革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全面彻底的革命精神,不畏风险、勇于克服困难的乐观精神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   在邓小平看来,“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因此,改革开放是一场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必须用革命的精神来推动改革开放各项事业。 “革命”必然蕴含各种风险挑战,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我国造成的严重冲击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及挑战相互交织叠加,部分干部群众对改革开放产生了观望、犹疑。对此,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鼓励干部群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正是这种不畏风险、敢闯敢试的乐观精神和探索精神赋予了改革开放鲜明的时代气质,为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为接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最有力的精神支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如果脱离群众“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形成、完善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不尽的源泉。邓小平始终坚持认为,改革开放中的成功做法和一系列被实践证明正确的方针政策,主要源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发明创造。他多次指出,“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   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改革开放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汇聚成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以共同理想凝聚中国力量。共同理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邓小平认为共同理想是人民团结的纽带和前提,他指出,“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在邓小平看来,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理想”,而“我们全国人民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崇高理想,即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并在最后实现共产主义”。   在当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期盼、能够有效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把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创伟大辉煌的共同理想。只要我们坚守这一共同理想,筑牢当代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必然能不断壮大中国力量,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以满足群众利益诉求来凝聚中国力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身利益的追求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追寻梦想的基本前提和强大动力。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对此,邓小平也强调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针对当时干部群众关于“按劳分配”“物质刺激”“承包责任制”的争论和困惑,他鲜明地提出必须运用利益激励方法打破平均主义,发展生产,“要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必须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是鲜明地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判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 如今,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进一步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内涵,也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共同奋斗的基本动力。而对于我们党来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执笔:刘月、宋屹、党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