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土壤建档明确土地污染责任

03.11.2015  11:17

 夏金华,苏州中科慧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国家级脉慧特科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导师,中国致公党中央留学人员委员会委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当前,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土壤修复工作亟待开展。土壤污染需要怎样修复?怎样明确土地污染责任?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对话人:中国致公党中央留学人员委员会委员 夏金华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 杨奕萍

  土壤污染需要怎样修复?

  ■ 土壤修复目前主要分为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耕地的修复

  中国环境报: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如何?

  夏金华:2014年,我国发布建国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达294.91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全国土壤总的污染超标率达到16.1%。公报还显示,我国西南和中南地区的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土壤安全至关重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重金属污染虽然肉眼不容易看到,但影响深远,它会通过粉尘、水源、空气等进入人体并富集。在一些地区,越来越多的病患者被检查出身体内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含量超标,有的是致癌物质。经检测和分析,大多是通过食物和粉尘等进入体内,终身无法排出和分解,并破坏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根源就是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超标,地里长出来的农产品受到土壤污染从而破坏人的健康。

  土壤安全直接关涉人体的健康状况。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城市工业用地退二进三转型为居住或商业用地,受污染的土壤如果不修复,后果不堪设想。 据统计,全国已经有超过50万块计划用于建设用地的工业场地有待修复。因为搬迁污染企业中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而且非常隐蔽,能诱发多种疾病。举例说,我们去年刚做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调查分析项目:一个楼盘建在了当地一家化工厂的旧址上,交房还不到6个月,就有不少业主住进了医院。检查后发现,小区土壤苯含量严重超标,土壤中有毒气体的挥发导致业主罹患疾病。

  中国环境报:土壤污染带来很多危害。那么,目前土壤污染需要怎样修复?

  夏金华:土壤修复目前主要分3种地块的修复,包括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耕地。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修复的土地是事关粮食安全的耕地。根据在湖南镉污染耕地的修复经验,如果是轻度污染的土地,做好控制和治理就行。但如果是重度污染的土地,就要改变耕种内容。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可以考虑改种花卉或其他经济作物,做到严格控制污染不蔓延,程度不加深。像给人看病一样,现在对于污染土地的修复要倡导个性化治疗,即针对不同程度污染的土地,要开出不同的修复方子。

  中国环境报:我国目前土壤修复行业现状如何?

  夏金华:据中国环境修复网统计,2011年前土壤修复相关的公司全国仅几十家。这几年随着公众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和国家的重视,土壤修复类公司数量激增。但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基础弱、成本大、技术低。因为很多公司是从原来的绿化公司、土方公司、市政工程公司、建筑公司等转型来的,他们解决受污染土壤的办法也很简单。要么异地填埋,要么简单焚烧,和真正的土壤修复治理还差得远。这样不仅会劳民伤财,还会造成二次污染。这几年,土壤修复领域每年新开的企业和倒闭的企业数量几乎持平。我认为,土壤修复和给人治病一样,是个技术活儿,不但要有丰富的治理经验,还得根据病情开出不一样的方子,对症下药才管用。

  土壤建档制度有何作用?

  ■ 能更加清晰地确定土地受污染的责任归位问题

  中国环境报:建设用地开发后发现土壤污染历史遗留问题怎么处理?

  夏金华:近年来,我们发现许多工业用地未经检测和安全风险分析就被直接开发成商住地产,造成很多严重后果。因为土壤遗留污染严重,有的土壤污染是挥发性有机物,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并引起居民不适。业主维权和举报,检测后发现有机污染物严重超标,导致居民跟房地产商打官司。

  开发商认为政府应对土壤安全负责,在明知道有污染或不了解地块污染的状况下,就简单地拍卖,本身就有责任和隐患。有的房地产出问题后再跟当地政府打官司,经济损失和品牌损失巨大。

  由于法律的缺失和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虽然当时有的政府提供了环评报告,但是环评没涉及到土壤和地下水的安全情况,只是显示这一地块在施工时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并不能显示土壤对居民人体健康影响的关键因素。所以应该推出土壤建档制度,在拿地或出让前,相关国土部门要对地块做个“质量检验”,出具建设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安全分析报告才能让政府、开发商以及业主放心。

  中国环境报:土壤建档制度是一个什么概念,有何作用?

  夏金华:经过这几年的实战,我们认为,在对污染土壤体检、开方子、动手术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就是给土壤建档。

  土壤建档制度在很多发达国家早已十分完善,但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这项措施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性,能更加清晰地确定土地受污染的责任归位问题。比如,新公司进驻时,做好土壤档案,在离开时再复查,形成新的报告。两相对比,发现是谁污染的,谁就负责治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是准备搬迁的企业,政府在回购时也可以结合土壤建档制度,为土地的再开发给出参考性意见,知道哪些地不再适合居住,哪些地只能做景观开发。

  通过土壤档案与土壤环境安全评估,不但可以让政府和企业对土地原始的质量情况有具体的了解,而且为将来企业搬迁后土地污染的责任认定提供依据和规避风险。同时,定期跟踪土壤情况,防患于未然。如果有污染和超标情况,可及时控制和治理,避免更大的损失和失控局面。政府部门可科学规划,进行用地性质的合理定位和科学使用,最优化地开发土地的价值。我们已经向相关部门提交了给土地建档的建议,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在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工作,以形成新的模式和操作体系,以便将来在全国推广和应用。

  《土壤污染防治法》将对土壤修复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 相关部门会严格要求土壤和地下水的安全,同时做到一对一负责

  中国环境报:《土壤污染防治法》即将出台,会对土壤修复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

  夏金华:2014年以来环境保护部连发了5次相关文件,完善产业准入条件,严格环境执法,对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历史遗留的工矿污染及土壤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专项整治,加强集中式治污设施的环境监管,规范危险废物储存和处理设施运营,防止对周围土壤污染。

  正在制订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在土壤环境保护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我们现在做的土壤调查和治理修复的试点和样本,希望成为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的重要案例和模式。

  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后,相关部门会严格要求土壤和地下水的安全,同时做到一对一负责。政府把地出售给开发商,就要对开发商负责,开发商建好楼盘对外出售,就要对业主居民负责。在拍卖土地之前要先进行土壤的安全检测,有个全面的土壤底本,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和安全风险分析情况将合格的地块和有污染的地块分区分块管理和使用。把有重污染的地块通过合理的方式封存或做绿化,控制并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这样还能够合理提高安全的高品质地块的价值,总体增加土地财政的收入。同时,政府可以规避法律风险和问责风险,从程序上和制度上保证将不受污染的地块出售给开发商,开发商建好楼盘对外出售,也可以对业主负责。

  中国环境报:土壤建档制度还在实践和摸索中,对此您有何期待?

  夏金华:一直以来,做好土壤修复是我们业界人士共同的人生理想。因为只要这个理想实现了,就能帮助老百姓一起实现吃好住好的生态理想。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住好”的案例。一个地产项目原来的卖点是学区房,但在同区没有太大竞争优势。但这个地产项目在规划和设计之前做了一次全面的土壤检测和安全分析,并在当地环保局备案。检测出来的土壤和地下水中不含有任何超标的危害健康的污染物,监测数据充分验证了土壤的安全性。现在这一房产楼盘升级转型成为生态小区,房价也涨了30%。由于生态房的好招牌,购房业主也很满意。实践证明,建设用地土壤建档制度,对当地政府、开发商和老百姓都是一个有利无害的新模式和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