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粮上山

25.07.2016  22:01

 

■昨日,本报多路记者再次奔赴井陉、平山、赞皇等灾区进行实地采访。随着被冲毁路桥的抢修通车,大批爱心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到灾区;众多爱心人士也来到灾区群众身边,用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当地群众也互帮互助,积极展开自救。图为井陉辛庄乡曹家庄村附近,爱心志愿者们跋山涉水给村民们送去食物和水。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

王勇昨率国务院有关部门到河北指导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本报讯(河北日报记者 别志雷)受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委派,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率国务院有关部门赴我省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他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防汛抗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把受灾群众安置好、保障好、服务好。

24日,王勇先后深入我省邯郸、邢台、石家庄等地受灾群众安置点和受灾村庄,详细了解受灾群众临时安置情况,向他们转达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慰问,并现场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群众安置工作。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参加座谈会,省长张庆伟陪同看望并参加座谈会。

王勇指出,做好灾区群众安置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进一步采取措施妥善安置转移受灾群众,加强统筹协调,层层落实责任,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让受灾群众放心、安心。要根据受灾情况,科学设置安置点,紧急调拨发放救灾资金和物资,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就医。要切实加强临时安置点的服务和管理,调集优质医疗资源,全力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和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及时组织开展卫生消杀和防疫工作,确保灾后卫生防疫到位,防止出现疫情。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受灾群众心理疏导和死亡失踪人员家属安抚,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有力有序有效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孟扬,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国家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副省长姜德果陪同看望。

20年来最大暴雨是这样形成的

主要是副热带高压惹祸,暴雨将导致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昨天上午8点,张河湾水库开始泄洪,河水陡涨,水流湍急。 本报首席记者 安迪 摄

7月19日至20日,省会出现了罕见的暴雨天气,而且降雨强度之大创下了今年之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次强降雨天气?这种暴雨天气又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哪些影响呢?对此,昨天,记者分别采访了市气象专家和水利专家。

□本报记者 崔虹

气象专家:

冷暖气流和副高共同作用导致“7·19”大暴雨

市气象台台长李国翠介绍,石家庄地处中纬欧亚大陆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西部是太行山区,东部是海河平原,地形复杂,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从暴雨出现时间上来看,省会4到11月都有可能出现暴雨,以6到9月为多,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从空间分布上看,受太行山地形影响,石家庄西部山区暴雨发生次数明显多于东部平原。

石家庄这次降雨过程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是我市1996年以来最强的降雨。”李国翠介绍,19日凌晨到21日08时,全市平均降雨量256.4毫米,中西部县(市)有131个雨量站超过250毫米,20个超过500毫米,井陉、平山、元氏和赞皇9个雨量站超过600毫米,平山的杨家湾村和赞皇的嶂石岩超700毫米,分别为721.6和721毫米。市区降雨量160.4至330.7毫米,烈士陵园最大,市农科院最小,市区平均降雨量239.4毫米。

气象专家分析,省会之所以会出现此次强降雨过程,主要是地面气旋和高空低涡共同作用造成的。她解释说,地面气旋和高空低涡从江淮一带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而高空西南气流和低空东南风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加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东部阻挡作用使得降雨持续时间长,在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和发展。

省会此次降雨过程,就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高空低涡和地面气旋自南向北移动导致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和东北出现强降雨带。

李国翠介绍,受强厄尔尼诺后续影响,今年全国极端天气明显偏多,提醒市民增强防灾意识,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最大程度防范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

水利专家:暴雨会导致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暴雨是指一定时间内强度很大的雨。如果12小时降雨在30毫米以上,或者24小时降雨在50毫米以上,都称暴雨。谈及暴雨的危害,市水利专家介绍,暴雨可能导致城市内涝,影响交通及人们的出行;在山区可导致山洪泥石流的发生,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雨还会冲坏庄稼,特别是嫩苗,造成减产甚至是绝收。

而据记者了解,截至7月23日11时20分,根据受灾县(市)、区上报的灾情数据统计,石市平山县、井陉县等16个县(市)、区的14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95.675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56人,因灾失踪(失联)60人,紧急转移安置3.1909万人;因灾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75364.44公顷,其中绝收面积约8380.67公顷,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64639.02万元。

专家介绍,石家庄西部山岭由古代灰岩和古老的变质岩系组成,山前丘陵多为单面山地形,多峭壁断崖,地面切割强烈,山体相对较高。谷底狭窄,易形成泥石流和局部山洪。平原区域地势低平,落差很小,河流由山区进入平原,流势由急变缓,往往由于河水宣泄不畅,容易在山前平原的沿河两岸形成洪涝灾害。而暴雨则是诱发泥石流、山洪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

对于暴雨造成的危害,专家认为,首先,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而洪涝灾害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而且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比如1954年7月长江流域大洪涝、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8月河南大洪涝、1996年8月石家庄的洪水,以及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专家介绍,暴雨对于水库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可以补充水库的蓄水量,弊则是如果雨量过大,超过汛限水位,就要泄洪。”一旦泄洪,就有可能对农田、房屋等造成损害。

赶在下一场大雨到来前 抓紧自救

平山县北冶乡大多数道路已抢通 村民们的行动和精神令人感动

   

■平山北冶乡南冶村,一村民正在爬梯子上断桥。

几天来,晚报派记者连续深入受灾较重的平山县进行灾后探访。在平山,最严重的受灾地区是古月镇和北冶乡。昨天,记者走进平山县另外一个重灾区——北冶乡。洪水过后,北冶乡的路桥大面积损毁,可在大家的努力下,大多数道路已抢通。在灾情面前,村民们的行动和精神令人感动。

□文/本报记者 南开宇 图/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村民自发清理河沟 耐心等待更多救援

沿着前往天桂山的路,穿过古月镇就是北冶乡,平山两个受暴雨最重的乡镇连在一起。一路上,随处可见破裂塌陷的路面,随处可见正在紧张抢修的工人。前一天还断着的路,昨天已经搭起。进入北冶乡,首先来到的村叫“土岭”。12时50分,一辆钩机正在轰鸣作业。据工作人员介绍,自暴雨开始,他们已经干了4天。先是清理道路,现在正在清理被山洪填埋的河沟。

每天,他们从早上6点多开始,一直干到天黑。现场,原本的河沟满是泥土、整棵倒下的大树和巨石,钩机正一点点清理河沟。“只要没全修好,就要干下去,我们要抢时间,听说近日还有雨。”一位村民说。

除了清理河沟,他们还在帮土岭村一户人家寻人。有村民在19日看到,本村58岁的张双全被水冲进河沟,至今没有消息。大家怀疑人被巨石堵在村口的一个小桥下,家属正努力清除桥洞下的石块,希望能寻到人。

在罗汉坪村,一些村民家门外就是河道,每户出门都有通往大路上的一座小桥。洪水过后,许多村民家门前的桥被冲断,或者桥还在,但桥下方的土石被冲走,只剩十厘米厚的一张薄薄石板。村民李石旦说:“虽然很难,但已经有人送来急物救资。随着道路打通,已能前往其他村购买生活必需品。

在下寨村,村里的一座加油站被洪水带来的土石淹没,一些车辆多半埋到泥土中。有着900名村民的南冶村出行困难,目前出村唯一的大桥被冲毁,村民只能从搭建的梯子从断桥处爬上爬下,车辆无法运送物资,可村民们以人力扛着物资,跨过河道爬梯进村……路上随处可见“警示牌”,可村民们早已开始自救。

仍有部分村庄道路未通 先解决困难户的生活难题

北冶乡共有39个大村,72个自然村,暴雨中,几乎所有村庄都受了灾。不仅水井被毁,目前仍有3个村没有通电,几个村吃着河水,此外,上古道、下古道、狮子坪、黄安、井子峪、清风、恶石、南冶等村依然因路面或漫水桥被冲毁而被困。

洪水过后,乡里第二天便开始调来钩机、铲车救灾。抢修通道路后,救援人员前往各村看望照顾孤寡老人、五保户、低保户,并为村民送去急需的物资。由于气象部门预报近日还可能有雨,这两天救援人员一直努力抢修道路、河道,清理淤泥,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雨,确保村民人身财产安全。

有战士掉入河中 百余村民营救上岸

7月21日18时,大雨过后的北冶乡天色渐暗。在北冶乡驻扎的某部队有部分战士在南沟村。暴雨后,该部战士前往南沟村探望。在路过南沟村附近的一个大水沟时,虽然发现水很深,但四名军人仍手拉手涉水通行。走到水沟中间时,一名战士被湍急的水流冲倒,其他三人去救,结果四人全部被冲在河水中。其中一人被冲到附近浅滩,而另外三人则被冲出200多米外的深水中。

这一幕,恰巧被黄安村的村民邢青元、邢秉龙、高喜梅目睹。见有人被淹,三名村民大声呼救,很快黄安村中跑出百余名村民,大家不顾危险,手拉手冲进河中,将绳子递给战士,随后将三人从水中拽出。

人救出来了,村民们又将几名战士带回家,给他们换上干衣服,吃了饭。几名战士不住地表示感谢,但因担心战友们的安全,他们选择了连夜返回。这救人的场面当时有村民拍到。

每天徒步20多里山路 带出被困山村最新消息

在这次暴雨中,北冶乡的干部们一直坚守在一线。暴雨当天上午,乡里干部全部赶往各自分包的村驻守。其中乡纪检书记张永辉和乡武装部长齐江波分别包的是井子峪、庄旺村、清风村和黄安、塔崖等村。这几个村目前因道路被水冲断,无法出行,每天救援人员只能用钩机将物资运送到断路对面,村民再扛着物品翻越十几里山路回到村中。

为了将各村的最新情况摸清,张永辉和齐江波每天开车到断路处,然后下车翻过断路,走十几里山路赶到各自的分包村了解情况,安慰村民,安排抢险工作,之后每天傍晚再步行十几里出山,将这些仍然被困山村的消息带回,以便迅速落实安排重点工作。

他们从暴雨开始的19日便进了村,直到21日下午,张永辉才带着消息返回,而齐江波也是在22日走出大山。这两天,他们每天如此往返在分包村和乡政府间,每天早晚至少要走20几里山路。

志愿者发起众筹解受灾群众之困

聘请农业专家挽救受灾果树 准备筹集10万元帮助近50名受灾儿童

7月19日、20日,石市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西部山区降特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给不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危害。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号召广大团员青年要做防汛救灾的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为此,平山县团委、井陉县团委、赞皇县团委等组织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为受灾群众奉献爱心。昨日,记者来到了平山县受灾较为严重的北冶乡,在这里平山县团委的工作人员带领志愿者走进了受灾村民家,希望用网上众筹资金、聘请农业专家等形式来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本报记者 赵晓华

聘请农业专家帮受灾群众挽救果树

对于家在平山县北冶乡土岭村的张星星来说,前几天的那场大雨让他终生难忘。25岁的张星星去年成立了平山县明正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领村里的200名村民入股,开发了300亩土地,种植了苹果树和桃树。“7月19日的那场大雨,把300亩地全淹了,今年很有可能‘颗粒无收’。”昨日,站在张星星开发的300亩土地上,记者见到果树有的已经被冲倒,有的虽然还直立着却已被淤泥掩埋。这片果林里的每条道路望过去都是淤泥,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张星星说,估计损失80多万元,而自己最担心的是后期果树继续种植的技术问题。现在地里全是淤泥,如果不及时清理,后期技术跟不上,很可能今后两年内果树收益都会有影响。作为平山县青年创业基地的负责人,面对这种突来的状况,张星星有点不知所措。

对于这种情况,平山县团委书记杨朝晖说,他们会组织志愿者为300亩地清淤泥,并且还会请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来进行后期的技术指导。“我们将在前期与北京高校进行合作、指导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下全县大量农田被毁、基础设施被冲,农业产业受灾比较严重的实际情况,联系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让他们来到现场,根据各自受灾情况,分类、分步提出抗灾救灾意见和具体措施。”杨朝晖说道。

网络众筹资金给村民送去应急物资

离开土岭村,跟随平山县团委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记者又来到了北冶乡受灾最为严重的南冶村。南冶村的桥已被冲塌,村民们在桥的两个“断崖”处搭建了临时梯子,这几天都是靠梯子并踩着崎岖不平的石子路进入村里的。在南冶村里,记者走进了王拴福的家。他们家只有一间屋子,全家人睡在一个炕上。

进入王拴福家时,他和老伴、女儿正在吃饭。67岁的王拴福和79岁的老伴、12岁的女儿收入来源基本就靠租出去几亩地的租金。“旅游旺季的时候,我会去附近的旅游景点打零工,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王拴福说,暴雨之后,地被淹了,旅游景点也都关闭了,女儿马上就要上初中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王拴福讲述完家里的难处后,志愿者们说他们会帮助孩子完成学业的。其实除了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外,暴雨过后,在县团委的带领下,志愿者们还筹划发起了网络众筹,给受灾群众送去棉被、食品等应急物资。志愿者们的目标是,此次众筹准备筹集10万元,帮助近50个受灾儿童的家庭渡过难关。

不仅是平山县的志愿者在行动,井陉县的志愿者,也在暴雨过后的第一时间来到井陉南张村,为受灾群众捐赠了爱心衣物。而赞皇县的志愿者则在赞皇县团委的带领下,来到受灾极其严重、道路全部被冲毁的都户路口为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官兵送去了矿泉水和方便面,并一起投身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日前,石家庄团市委也号召全市广大团员青年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及时发布防汛救灾、安全提示、减灾知识等信息,增强防汛救灾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团市委捐款、捐物、志愿者招募咨询电话:0311-86031123。

省会多家民间公益组织到受灾山村献爱心

提示:不建议个人深入灾区救援,捐赠可与当地民政局联系

   

■救灾物资装车。

   

■洪水冲下来的石头掩埋了道路。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安迪

连日来,省会多家民间公益组织自发筹集捐款,购买救灾物资,为灾区人民送去了贴心关怀。

心系灾区 风雨同舟

这场暴雨刚刚过去两天,河北善行使者公益协会呼吁协会成员捐款,为灾区筹集矿泉水、方便面等急需生活用品。倡议发出后,立即得到了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仅两天时间,就筹得3.5万元捐款和价值一万元的救灾物资。

7月23日,在省会文明办的协调下,河北善行使者公益协会当天就把400件矿泉水、40箱方便面发往赞皇县,交由赞皇县民政局转发给该县受灾严重的村民。

7月24日,河北善行使者公益协会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目的地为井陉县测鱼镇。这批物资有800件24瓶装矿泉水、560箱方便面、50箱挂面,4辆运输车辆全部由光大搬家公司无偿提供。

测鱼镇位于井陉县南部深山区,北临苍岩山,西面和南面与山西省平定县、昔阳县接壤,全镇辖测鱼、朱会、石门、岩庄等19个行政村,人口1.5万。截至7月24日,全镇受灾人口13409人,房屋倒塌1130、565户,农作物绝收500公顷,全镇道路桥梁、通讯尚未完全恢复,目前仍在抢修中。

选择测鱼镇,随行的协会志愿者们是想把救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中,不过,达到测鱼镇时,上游张河湾水库已经开始泄洪,顺流而下的干陶河水流湍急,天气预报说大雨有可能卷土重来,为安全起见,志愿者们把4辆厢式货车上的矿泉水、方便面、挂面卸到测鱼镇政府,交由测鱼镇分发到受灾较重的各村村民手中。

多家公益组织参与 井陉公布捐款账号

除了河北善行使者公益协会,昨天,省会民间公益组织——爱心无限网也满载矿泉水、方便面、衣服、蛋糕、火腿肠,奔赴平山县岗南镇,为岗南村、霍宾台、郭苏三个村受灾最为严重的15户村民送去了生活用品。

此外,河北省402爱心社、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协会、中国报恩网等三家民间公益组织近日也开始发起捐款倡议,筹备救灾物资。近期,他们也将携带方便面、矿泉水、米面油、毛巾被、薄棉被等救灾物资,分别赴灵寿、平山、赞皇等地参与抗洪救灾。

针对社会各界的捐助热情,为方便各界参与救灾救助,7月23日,井陉县民政局已经公布了捐款账号、咨询电话和物资捐赠电话,开始接受社会各界救灾捐助。捐款账号信息、电话如下:

收款单位:井陉县慈善协会

账号:5033 5801 0400 01510

开户行:农行井陉微新路分理处

咨询电话:82037875;物资捐助电话:82022007。

井陉县民政局还特别提示大家:1、不建议个人深入灾区开展救援援助行动,以免造成交通堵塞,发生不必要的危险;2、目前急需毛巾被、纯净水、米面油、医药消毒及易保存食品等救灾物资,有捐赠意愿的各界爱心人士,请与井陉县民政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