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福送吉祥 晚报再送读者好联

13.02.2015  12:41
   

■书法家们悬腕挥毫。

 

■“童子”送福。

 

一上午书法家们悬腕挥毫,求到福字的市民笑不拢嘴

□文/图 社区记者 卞静 通讯员 王佳荟 杜晓峰

前几天晚报送春联的活动我错过了,这次一定要请书法家给我多写几个福字。”昨日,晚报送春联活动再次举办。在新华区新华茶城三楼大厅,来自省书协的6名“送福”书法家挥毫泼墨,为赶到现场的晚报读者送出近600副春联和福字。同时,长安区西兆通镇东兆通村也举办了书法家送春联活动,村民们拿到火红的春联,乐得合不住嘴。

现场一:春联好书法更好

昨日上午8时,送春联活动还未正式开始,来自省书法家协会的苗瑜、路军、刘月琴、黄昌伟、李津石、了空等6位书法家便已到达新华茶城三楼大厅,在桌上铺好毡布、研好墨、备好毛笔。

春联爱好者们有的是晚报读者,有的来逛茶城,看到现场写春联,驻足等待一睹书法家风采。60岁的郝女士是晚报的老读者,她向书法家苗瑜求了一副“金玉满堂家财旺,洪福齐天富贵长”的春联。郝女士平时酷爱书法,退休后就一直自学,这次来,她说自己不仅是要求副对联,更是希望来向书法家拜师学艺。

7岁的张浩然小朋友住在钟家庄,跟着奶奶耿女士一同从北三环赶来。别看年纪小,但小浩然一张嘴便对书法家路军说:“叔叔能给我写一副繁体字的春联吗?我认识好多繁体字,也特别喜欢这种字体。”路军一笑,大笔一挥,为小浩然写下对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耿女士说,孙子不喜欢打印的春联,就喜欢书法家们手写的,“这样的春联才更有意义,而且繁体字更有中国汉字传统的美感!

活动中,书法家李津石和刘月琴俩人身体一直不适,但从头到尾都有求必应,一直不肯歇息。李津石最擅长行书和草书,他的字吸引了不少市民索要,“大家不辞路途遥远,一大早就等着写春联,不能让他们失望,带病也得写!”“美女书法家”刘月琴则说,看着市民们开心,而且如此喜欢中国的传统书法,烧也就退了。

临近尾声,家住钟强小区的孟珍与老伴匆匆赶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收纸张,她直说:“我们太幸运了,赶上书法家送最后一副春联!

新华茶城负责人段凤桐说:“没想到现场场面如此火爆,说明市民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茶城十分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将更多人带到书法世界中来。今年我们是第一次与晚报合作,一起举办为市民送春联活动,以后我们会继续加入晚报的春节送福队伍。

现场二:上千村民求得红红火火好春联

喜迎春节,长安区西兆通镇东兆通村委会邀请9名省、市书法协会的书法家,在集市上为村民们送春联。来现场索要春联和福字的村民足足有上千人,书法家们一刻不停歇。

村民郝俊臣一早来到现场,钟爱摄影的他扛来了心爱的单反相机,穿梭在书法家和村民中,不停地拍照,记录下一个个喜庆的场景。“每年我们村也都给大家送春联,可场面如此大,如此火爆的可是头一回!我得把精彩瞬间都记录下来!

90后的李同学匆匆赶来,“我特别喜欢书法,每逢过节,家里的、邻居家的春联都是我写,我想请书法家们指点指点。

人群中,一对母女格外显眼。母亲李女士带着7岁的女儿豆豆一起赶来。李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就喜欢书法,听说书法家要来写春联,一早便吵吵着要来看看。豆豆拿着书法家们写下的“”字,爱不释手,还要求妈妈拍照留念。

活动从上午八点半一直持续到中午十二点,整整四个来小时,9名书法家共送出1200余副春联。

相关新闻

■日前,联盟小区、宁安街道、合作路街道、变电街社区,邀请书法家为居民送去了喜庆的春联。

社区记者 卞静

■昨日上午,裕华区电业一社区居委会、彩虹源社区组织辖区书法爱好者举行了现场“写春联 送春联”活动。

社区记者 杜慧

■日前,棉七社区邀请省、市书法协会的书法名家,现场挥毫泼墨,为居民书写春联。

社区记者 孔琳

■日前,城角庄社区居委会组织的书法家送春联活动吸引了大批居民。隶书、行书、楷书,不同形式的书法,让来现场的群众大饱眼福。与此同时,建安街道棉一社区居委会也举办了写春联活动,并将春联送到部分社区老人的家中,祝福老人们身体健康。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