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退休女教师为孩子们创作绿色童谣

20.03.2015  01:29

通讯员 魏亚楠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代晴

学习就像爬大山,一步一步往上登,遇到困难不要怕,勇敢克服向前冲……”走进黄骅市官庄乡中排村前回小学的校园,清晰悦耳的童谣声从远处的教室传来。教室里,孩子们唱着,一脸的陶醉。三尺讲台上,站着一位头发早已斑白的老师,她是童谣的作者,也是为这首童谣插上音乐翅膀的人,她就是人人口中称赞的胡老师———胡秀娥。

让学生在绿色童谣下成长

胡秀娥今年67岁,是黄骅市官庄乡中排村前回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虽然退休了,但她时常会被请来给孩子们授课。在胡秀娥的家里,珍藏着十几厘米高的信纸,这些纸上记录着她几十年来的原创文学作品。

胡秀娥年轻的时候,便爱上了文学创作。诗歌、散文、小小说、儿歌……善于观察的胡秀娥,将所见所闻一一变成了笔尖流淌的文字。“灵感来了,拿起笔就写。”胡秀娥笑着说,“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

胡秀娥创作的童谣,基本都是给孩子们的,多年从教的她深知一首好的童谣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养料,孩子们学习童谣也是学习文明和知识的过程。“左小手,右小手,两只小手好朋友;洗衣水,不倒掉,冲洗马桶很重要;爱劳动,讲卫生,节约用水要记牢。”这是胡秀娥最近新作的一首童谣《小小手》。“朗朗上口,方便孩子们记忆。”胡秀娥说,孩子们读得多了,自然就记在心里,慢慢地便会形成习惯。

胡秀娥的学生曹娟,现在是前回小学的老师,她告诉记者,胡老师的童谣一直陪伴着她的成长,让她终身受益,如今她依然记得“尊师长,承美德,倡节俭,讲卫生,懂礼貌……”这样的童谣。

大家说胡老师的童谣是绿色的,充满了希望;大家说胡老师是红色的,对孩子们满满地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