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互联网安全 共治方是正道

11.02.2015  16:44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杨骏)2月10日将是又一个“国际互联网安全日”。自46年前互联网在美国创立、20多年前开始走向大众,“安全”一直是全世界越来越多网民的期盼,也是越发依赖互联网的各国的追求。

    互联网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同时互联网发展也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如何建设安全、有序的互联网,不少国家都在寻求良方。而值得注意的是,却有国家逆“共治”的潮流而动,图谋一家主导、一国独大,一味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

    在媒体报道中,人们经常性地听到从地球某处释放出的“黑客来袭”消息。比如,过去两个月里,相关新闻不断:“美国声称索尼影像被朝鲜黑客攻击”“美国声称中国黑客窃取隐形战斗机机密”“美国新安全战略声称受到网络黑客威胁”……

    互联网从美国起源,全球互联网核心基础设施大多在美国,各种核心技术的主要供应商是美 国企 业,美国还有最大的网络情报机构、全球首支大规模成建制的“网军”以及“网络司令部”。

    明明是唯一制定网络进攻战略的国家,明明是公认的黑客大本营,却将自己描绘成“黑客事件”的受害者,似乎它才是受到互联网安全威胁的最大“苦主”。

    其实,扮演“苦主”,里面是有“甜头”的:拿“外国黑客”说事,个别政客和党派可以增加政治资本,情报机构和军方可以获得新的授权或预算,相关承包商可以获得各类订单——这犹如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曾在《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 历史 》一书中指出,一场信息革命正在改变世界政治,处于信息技术领先地位的国家可攫取更大的权力,相应的,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则会失去很多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