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展”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专题发布会文字实录

15.08.2016  09:35

  时 间:2016年8月12日
  地 点:西直门办公区2号楼1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刘哲峰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新闻处处长
  嘉 宾:于德志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省医改办主任
      金维加 滁州市政协副主席、天长市市委书记
      陈 雷 阜阳市阜南县医院院长
  嘉 宾:张 勇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全国爱卫办副主任
      傅 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刘哲峰 :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专题新闻发布会。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新闻处处长刘哲峰,今天这场发布会由我主持。今天发布会第一个主题介绍安徽省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展。第二个主题,是全国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天参加发布会的嘉宾,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省医改办主任于德志先生,滁州市政协副主席、天长市市委书记金维加先生,阜阳市阜南县医院院长陈雷先生,这三位嘉宾将为大家介绍安徽省综合医改试点并回答有关的问题。我们还邀请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副局长、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张勇先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先生,由他们两位介绍《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有关问题。
  首先,请于德志主任为大家介绍安徽综合医改工作有关情况。
   于德志: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非常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关注关心安徽的医改工作,也感谢国家卫生计生委给我这次机会,向大家介绍安徽医改的情况。
  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心支持下,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坚持省级层面系统设计、尊重医学和市场规律、注重实践创新,在药品耗材采购、强化医疗服务质量与病人安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推进医保改革、建立监管机制等方面统筹推进,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一、药品耗材采购供应制度改革深入开展
  安徽提出省级招标、医疗机构联合带量采购的办法。省级招标中标价作为药品医保支付参考价,省属医院和16个市分别组成药品采购采购联合体,确定药品实际成交价格,签订规范购销合同。1~7月,全省医疗机构中标价与国家药品零售指导价相比,节约费用46.3亿元。带量采购又降15%左右,节约费用约18.6亿元。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采购和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1~7月,全省医疗机构按照挂网采购平均降幅16%测算,节约费用2.9亿元。15批次乙类大型设备降低采购成本30%以上。

  二、医疗服务质量与病人安全切实强化
  成立了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指导中心,遴选100个病种,在所有县级医院全面推开临床路径管理,将21种辅助用药不纳入表单。2016年第1季度,75家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病人占出院病人20.29%,药占比下降9.69%,出院患者人均辅助用药费用下降18.5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4.28%,医患纠纷明显减少。2016年在省内67家三级医院、227家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开临床路径管理。
  2014年推出53种疾病不输液“负面清单”,医院门诊输液率明显下降,基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普通大输液金额占比持续下降,1~7月分别降为6.9%、1.6%。2015年7月,推出15种剖宫产手术“正面清单”,全省助产机构剖宫产率从实施前的45.08%下降至0.46%。
  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处方集试点病种129个,输液率降至16.7%,抗生素二联使用率降至6.5%,激素使用率降至2.1%,“三素一汤”现象明显改善。
  建立重点药品监控目录预警管理制度,定期公布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性药品监控目录并进行通报。1~7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重点药品金额占比4.1%,与公布前18.6%相比下降显著;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采购金额占比11.6%,与公布前13.9%相比也有所下降。
  三、分级诊疗新秩序逐步构建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针对省情实际。坚持以居民健康为中心,发挥医保资金杠杆作用,整合县、乡、村三级资源,明确三级功能定位,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县域群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覆盖全生命周期、连续、协同的全面健康管理。做到“三个强化”:强化转诊服务与技术帮扶,实现县域分级诊疗;强化公共卫生与慢病管理,减少疾病发生,延缓重病发展;强化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改善居民就医获得感。“一个建立”:通过开展签约服务,建立居民健康和医保基金“双守门人”制度,使有限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效益。2015年以来,共有两批40个县开展试点,覆盖人口2891.5万,占新农合覆盖人数的56.3%。今年上半年,试点县住院总费用减少6.38亿元,新农合资金支出减少4.02亿元,农民个人负担减轻2.36亿元,次均住院费用减少221元。首批15个、第二批25个试点县县外住院病人同比下降了11.87%、8.20%;县内住院病人同比提高了11.05%、12.13%;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同比增长了12.08%、4.83%。
  建立儿科医疗联合体,提升儿科整体服务水平,创新儿童医疗分级服务新模式。实施城市三级医院门诊限时限号制度,改善就医体验,引导患者分流。建立全省统一的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城市公立医院门急诊、出院服务量比例持续下降,基层服务量稳步增长。取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增强机构运行活力。改革高级职称评审标准,取消晋升副高英语论文要求。

  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省级定政策、市级抓督促、县级管执行,实现全省范围内新农合筹资政策、补偿方案、报销目录、信息系统、基金管理、定点医疗机构“六统一”管理。在支付方式改革上,大力推进病种付费,病种总数达800种。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上,将同级同类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次均三费”(药品费、检查费、材料费)水平、结构和涨幅变化等数据每季度定期进行对比分析、排名通报。新农合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63.7%,比居民医保高5个点,比中部地区平均水平高4个点。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展了住院按病种付费,出院病例数比例达到36%,属全国最多。
  五、监管倒逼机制建立健全
  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截止2015年第4季度,对三级医院76万多人次患者进行短信问卷调查,群众综合满意度达92.1%。向社会公示三级医院包括门诊输液率、出院患者次均费用等关键运行指标。2015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向社会公开包括医疗费用、医疗质量、运行效率等6大类24项医疗服务信息制度。一方面引导患者到质量优、费用低、管理好的医院就诊,另一方面倒逼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施专项绩效奖励,建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制度。通过实践,安徽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安徽实际的医改之路。下一步,安徽将进一步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最后,和我一起参加本次发布会的还有安徽省天长市金维加同志和阜南的陈雷同志,安徽医改的具体情况欢迎记者们采访他们两位。谢谢大家。

   刘哲峰:
  谢谢于主任的介绍。下面,我们请张勇副局长介绍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

   张勇:
  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相关情况。
  为了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国爱卫会自1989年起开展了卫生城市(区)、县城(乡镇)等创建工作,目前已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区)259个,国家卫生县城(乡镇)679个,通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强社会卫生综合管理,有力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人民群众健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和精神疾病日益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群众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进一步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国家卫生城镇创建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健康城市行动战略,全国爱卫会办公室2007年批准杭州、苏州等10个城市、区、镇开展了健康城市(区)、健康镇试点,并于2008年和2010年成功举办两届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探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工作。通过积极倡导和试点带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活动在我国具有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各地参与的积极性很高。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促进城市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科学规范地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全国爱卫办自2015年以来开始着手组织起草《指导意见》,期间多次听取地方政府、相关部委和多领域专家的意见,赴多地开展调研,《指导意见》稿先后四次征求各地各部门的意见。今年6月16日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召开全国爱卫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指导意见》,国务院7月18日批准同意由全国爱卫会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共分五大部分二十三条。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了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第二部分是重点建设领域,从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着眼,提出了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5大重点领域,即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和健康文化。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农村的特点,提出了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的重点任务。第五部分是组织实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发展规划、开展社会动员、加强效果评价和督导检查4个方面提出要求,确保相关工作的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是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并且提出做好这项工作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即“五个抓”:
  一是抓政策融合。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健康城市包括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等“五大健康”的内容、目标和政策措施,强化党委政府领导、爱卫会组织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健康融入城市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二是抓规划制定。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开展基线调查,对本地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明确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确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阶段性目标。三是抓城乡统筹。坚持区域平衡发展,统筹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多向农村倾斜。四是抓工作落地。要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形成全社会关注健康、共同促进健康的氛围,构筑健康中国建设的微观基础。五是抓特色建设。鼓励地方突出地域特点,按照部署要求做好规范动作,同时因地制宜搞好自选动作,建成一批贴近需求、富有特色、群众认可的示范城市和示范村镇。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爱卫会的全体会议意见,指导各地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做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的建设工作,全国爱卫办近期要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已经印发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制定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试点建设。全国爱卫办将选择部分城市作为全国的试点。
  二是组织开展健康城市的评价工作。全国爱卫办已经基本完成了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委托有关专业机构对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价。
  三是筹备召开好两个论坛。今年11月,我国将举办首届中美健康城市论坛,同时在第九届健康促进大会期间举办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发表健康城市宣言,交流国际健康城市建设经验,推进我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的发展,也请记者朋友们给予关注和支持。
  我的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哲峰:
  谢谢张局。通过两位领导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安徽的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有关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便于大家更全面了解这两项工作,我们为大家印发了三份材料,介绍了最新的进展和成效,希望各位拿回去以后参考使用。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本次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根据惯例,请各位提问前先通报一下你们所在的媒体,下面我们开始提问环节。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陈院长,阜南县实施医共体以后,你所在的医疗机构有哪些变化?
   陈雷: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部门,我们和省内其他市县一样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采取基金按人头预算、超支不补、结余考核流动的支付方式。我们由疾病诊疗向健康管理转变,由过去重医疗轻预防,现在以重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模式。在村级实施“一村一施”工程,通过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及任务分工,将降低辖区人口发病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来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在乡级通过系列帮扶工作,将住院医师下乡,专家讲师团等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提升乡镇卫生院对一般病、常见病的诊断首治水平。在县级与上级医院建立医联体,根据自行发展短板及落实措施,提高首治疑难杂症的能力。
  2016年1-6月份,药费占比21%,与改革前同期相比,降低了20.4%,耗材占比为13.52%,与改革前同期相比降低了8.51个百分点。现为就诊6842人次,与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15.8百分点。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阜南县人民医院乡镇分院门诊人次19851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8.44%,住院病人人数781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93个百分点,外科手术开展43台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53%。医疗收入35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03%。我院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年平均工资比改革前提高了40%,确实提高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获得感,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积极性。基本实现了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医生有激情的“三赢”局面,进而实现辖区居民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谢谢。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请问金维加书记,我了解到天长市作为级公立医院的改革示范县,能否介绍在公立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金维加:
  感谢主持人,感谢记者提问。天长市作为国家卫计委确定的全国公立医院四个示范县之一,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推进医改的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12项考核指标到今年的6月底已经基本达标,实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其中主要的关注点是实现了“三保合一”,现有的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实行了整合,成立了天长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隶属于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
  第二,实现了县域内就诊。县域内就诊率2015年达到了91.1%,按照公立医院的考核指标是90%,提前两年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看病很方便。
  第三,我们评估患者的负担大幅度减轻。今年上半年医保的报销实际补偿比由过去的58%上升到了68%。医疗质量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改不仅要控费,还要提质。从改革的实际效果看,医患纠纷明显减少,2014年是39起,2015年36起,到今年上半年是17起。同时,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每两个月由上级市卫计委组织请第三方进行满意度调查,我们两家县级公立医院满意度均为95%左右。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了区域卫生电子信息平台的搭建和电子病历网络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医疗机构实现了信息整合共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农合配置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及时报结、信息共享。我们对医改的数据的评估、抓取数据非常方便。

  最后,医改的成果初步构建了大健康的格局,我们坚持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目标,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新理念。全市的医疗卫生工作逐步实现由医疗服务向健康管理的拓展,通过构建县级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和卫生院(室)的三层健康服务网络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疾病转化,为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的全过程服务。比如我们在县级医院实行双处方制,每一位病人,医生除了开具医疗处方外,还开具健康处方,指导患者进行疾病后期的健康维护。
  诚挚的邀请各位媒体朋友们到天长市指导工作,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大医改的力度。作为党委政府将更加重视医改、支持医改,更大加强对医改的保障。四年前启动公立医院改革时,我们决心大于信心,勇气大于底气,充满了信心和底气。我们有信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分级诊疗制度,我们认为完全可以也一定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分级诊疗制度。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安徽药品采购的模式被媒体称为“16+1”,请问安徽怎么样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把2015年药品水分挤出60多亿,请问怎么做到的?

   于德志:
  第一步是在省级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价格和国家零售指导价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把价格作为医保支付价,医保来报销,让各医院去按照数量联合起来。“16+1”是17个省直医院作为一组,推选一个组长单位、一个监督单位,使用的药品档次比较高,省级医院手术也复杂、病种也复杂,所以它的药品使用目录跟市县的不一样。安徽有16个市,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组成一个联合体,所以是“16+1”。
  为什么医院有动力降低价格呢?因为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病种付费,每个病种就这么多钱,你去降低药品采购价格、耗材采购价格,你的收益回馈率大,节省采购成本。所以,每个联合体药品使用数量集中起来跟厂家谈,厂家愿意把价格降下来。省级招标是安徽省的准入门槛,医联体是带数量的,是医院的门槛,因为医院进来之后有病种付费的动力会进一步压低价格。可能现在媒体报道的不多,我们现在的大型设备像一台CT最好的降了40%的价格,因为医院的机制变了,有降低价格的动力,以前的是提高价格,价格越高,挣的越多,现在是价格越低,省的越多。

   新华网:
  请问于主任,现在全国的人口流动比较大,我看到安徽级农民工在打工省份的就医能够得到即时结报,这是如何实现的?第二,目前在哪些省份能够实现即时结报?
   于德志: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总人口月7000万,有1200万人在流通状态,其中有1000万人在省外流动,占全国流通人口的20%。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每个农民在家乡参入了新农合,他们在外务工时,如果生病就医得不到及时报销,就是基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六统一”,其中一个是信息化的统一,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确定了一批定点医院,它们的信息化系统和我们的新农合信息化系统联通,大概有70多个大医院都有协议关系,所以我们的务工农民在那些地方基本上实现了即时结报。在安徽省任何一个定点医疗机构随时可即时结报,包括医疗救助。医疗救助也是一站式服务,除了病人自费的部分当场结束外,新农合报销的部分由医院通过信息系统与民政系统结算,实现最大便利的方便农民工的就医服务。我们要最便利、最实惠,我们现在的报销比是63.7%,也是很高的。一方面我们抓控费,另一方面我们抓管理,医院的控费,信息化的监管。我们是最大限度的便民、惠民,把党和政府建立的保障制度、有限资金发挥好。
   刘哲峰:
  上一个主题结束,下面针对健康城市健康城镇进行提问。
   人民网记者:
  请问傅华教授,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具体是怎样进行评价?谢谢。
   傅华:
  张局长已经把整个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的工作讲了,你刚才讲到有关评价的问题,实际上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他们的工作,所以在国家卫计委的整体指导下,我们已经完成了整个评价体系。具体来讲,因为健康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但是我们怎么样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就用了健康城市指数,把很多的指标作为一个数来表述出来。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工作。另外,每个指标的权重应该是多少也在做,后面做的工作就是现在各个城市在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以后他们的情况怎么样。我们通过把各城市的有关指标收集过来,算出来他们的指数,通过一些梳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来指数,这可以作为两个方面的用途:一是作为城市在历史发展里的变化情况自身比较是怎样的,这里有一个总的指数,包括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服务、人群、文化5个方面。另外还有组织保障,因为健康城市的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市委市政府要对健康城市承诺开展工作,包括有计划等。
  一个城市有了总的指数以外,每个方面的变化情况怎么样,这也可以进行比较,比如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够,就应该在这个方面做得更好,就是刚才讲的以需求为导向做好工作,这是一个城市本身纵向的考虑。二是在城市和城市之间我们通过这样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横向的比较,但是中国城市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根据中国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按照城市规模,分别对特大、大、中小城市分类进行比较,除了规模以外还有东中西按照经济发展来划分成几大类城市,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这样也可以促进政府通过横向比较之后更有动力来做得更好。我们大概是这样的考虑。

   中国人口报记者:
  有两个问题。第一,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与卫生城镇创建是什么样的关系?第二,我们在指导意见中看到有培育健康人群的内容,请问在强化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以及提高农村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筹划和目标?

   张勇:
  我国卫生城市创建和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城市时间都差不多,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起的,从总体的目标、基本理念这些方面总体上也是一致的。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从指导意见来看,我国的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市的不同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卫生城镇更加侧重于环境卫生、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这些基本的卫生条件。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控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健康城市的内涵更加丰富,涵概了五个方面: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这实际上就是为了全面地改善影响群众健康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人群的行为方式,来解决我国除了在传染病方面所做的工作,还重点针对慢性病、精神疾病高发的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健康。二是工作方式上。卫生城镇首先确定一个标准,城市争取达到这个标准。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是8个方面40项。感觉就像跳高运动一样,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就是标杆,跳过去了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的荣誉予以鼓励,是这样的机制。健康城市健康村镇主要是通过理念倡导、政策引导、宣传推动,使得城市认识到健康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由城市和村镇自己来进行基线调查、发现问题、确定规划、制定目标,再有相应的干预措施和项目行动。制定规划并推动落实,同时再通过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我们要对所有的卫生城市都要有一个评估来总结成效,发现新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提高的过程。

  因此,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是卫生城镇的升级版。我国现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从全国来看,特别是中西部的地区推进卫生城镇创建还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还是要努力的提高环境卫生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已经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地区要全面的推进健康城市和健康村 镇建设,使大的水平全面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还有人口健康、妇幼保健这一方面,妇幼保健在健康人群中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在指导意见里专门就计划生育的问题、妇幼保健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外我们还在“细胞工程”建设里专门提出了“健康家庭”工作,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提出规范性的要求,来推进人口和妇幼的健康发展,使这方面的工作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

   腾讯网记者:
  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过程中,张勇副局长您刚才提到有五大重点领域,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五大重点领域是哪些方面,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五大领域?第二个问题请问傅华教授,您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我们特别想知道互联网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谢谢。
   张勇:
  我们提出的五大重点领域也就是五大健康,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和健康文化。为什么我们确定这五大领域作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的重点领域呢?首先是从医学研究的方面,现代医学模式影响健康的因素都有哪些?影响健康的因素原来更多的倾向于生物因素、个人的遗传因素。但是现代医学进一步提出环境的因素很重要,这个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人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我们从现代医学模式关于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这几个方面。特别是健康文化实际上也是健康社会的一方面,但是在征求意见中很多专家和领导也提出健康文化非常重要,所以就是五大健康,实际上涵概了所有的涉及到人的健康的决定因素。
  从健康环境的角度,我们提出重点开展卫生城镇的创建工作,这是一个综合的指标,还有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比如改厕的问题,有研究表明,改厕以后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所以这方面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包括雾霾的问题、水污染的问题、土壤污染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健康环境里我们重点关注的。

  在健康社会方面重点推出了“健康细胞”工程,在我们生活当中健康不健康和小环境有很多关系,我们的社区、工作的单位、自己的家庭也是影响健康很重要的方面。
  在健康服务上我们重点提出了全面健康管理体系的工作模式,主要推进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推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对于健康的人群、高危的人群、疾病的人群都要有相应的干预措施,做到有病早治,未病先防,我们不能等大家病了以后都去医院,这样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健康绩效,花尽量少的钱,来保障全民的健康。
  健康人群重点是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推动全民健身,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发挥群众在维护和促进健康方面的主体地位。
  在健康文化上主要是从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健康的宣传;二是加强中医药的科普,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养生;三是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的发展,出更好的健康文化产品,像电视剧、小说等,其实它们的影响力非常大;四是健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倡导公序良俗,使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氛围。

   傅华:
  现在的社会已经从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它对人类整个的生活和管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到健康城市的角度,我认为应该有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健康城市,包括爱国卫生运动非常强调的是部门协作和群众的社会参与,在信息发展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参与度和参与形势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目前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信息的发布是来自于每个人,大家既是发布者,也是接受者,这样大大加强了他们为了健康问题的参与度,增加了群众了解健康方面知识的动力。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有了信息化时代和信息的共享,很多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来推动管理,包括将来在健康城市里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这方面还会做很多的工作。还有智能问题,很多智能设备如果科学设计合理,对一个人的行为改变、健康管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单单靠一个专业的医生或者专业的设备,互联网好的技术能够推动群众更多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在这些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存在很大的潜力。
  在目前的时代里,智慧城市也好、健康城市也好、还有智慧治理,也都在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将健康理念融入到政府、融入到社会、融入到很多技术部门来促进人的健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金书记,关于天长市是如何推动加强医共体建设来建立分 级诊疗体系的?
   金维加:
  在县以下医院无序竞争,病人无序就诊,小病到大医院,名医看小病在过去普遍存在的,也导致了县级人民医院不愿意下转病人到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也没有能力接治病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安徽省卫计委的直接指导下,探索建立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简称“医共体”,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看病很方便。以市一级三家医院分别与县域内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组建成三个医疗服务共同体,在这三个医疗服务共同体内实现了资源整合、有序就诊、有序服务。
  医共体的运行机制用四句话来表述,就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基层首诊就是居民发病以后可以选择就近到基层的机构,比如村卫生室、镇卫生院进行诊察,由全科医师给出诊疗意见,如果需要转诊,通过医共体的绿色通道,从镇向市人民医院进行转诊治疗。有的在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后,病人到了康复期,向下转诊,转到镇卫生院做康复期的治疗,这就实现双向转诊。去年市医院向下转诊了2668人次,这在过去不可想象的,县医院主动把病人向镇卫生院转,下级向上转是1140人。急慢分治,就是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根据疾病谱、根据疾病不同的发病阶段,引导患者到最适宜的医疗机构接受诊疗,防止过度医疗,也保证他有一个满足个人需要的饱和治疗。比如今年4月份我们有一个村里的患者,他感到身体不适,到村卫生室就诊,村卫生室的村医经过诊断,发现患者头晕、面黄、厌食的症状,把他的病症通过微信信息群发展到医共体的平台上,市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马上告诉他,让这个村医介绍这个患者到镇的卫生院进行肝功能的检查。在镇医院肝功能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就赶紧通过绿色通道转到了市人民医院,最后诊断是急性肝炎。这就实现了急慢分治、上下转诊的互动。

  上下联动,在医共体内牵头的是人民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有一个上对下指导功能,包括医技指导、下级培训、多点职业、下去坐诊。有一个镇的患者突发脑梗塞,通过绿色通道转到市人民医院以后,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患者进入了康复期,我们及时把他转到镇卫生院,继续接受治疗。每周二下午会市人民医院主任、副主任专门下去进行巡诊、查房、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了。这就让患者的家人减少了到我们市区的陪护费用、交通费用、务工费用,实现了患者少付费、少跑路,还能治好病。
  医共体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怎么样让医共体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形式上的虚拟的共同体。我们必须把医共体建设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打捆给每一个医共体统筹管理,也包括对新农合的基金在县域医共体内实行按人头预算支付管理,调动了医共体的积极性。我市共三个医共体,在医共体内如果新农合基金最后有结余,会按照“631”的比例,让市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同分享这种结余,用于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用于发展。市人民医院牵头医院也对医共体内的下级的村卫生室、镇医院有人才支持、人才培养、远程帮扶的职能,也实现了资源可共享,医生往下走,基层强起来,我们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

  2015年我们市里患者县域就诊率达到91.1%,在县级是比较高的。天长市到扬州市是50公里,到南京长江大桥75公里,在扬州和南京有40多家三级以上医院,所以我们病人向南京转是常态,通过分级诊疗医共体91%的患者留到县域内接受了恰当而且饱和的服务。
  实行分级转诊诊疗后患者的负担减轻,医保的基金减支,我有具体的数字。比如以手术治疗阑尾炎为例,如果在我市里人民医院治疗,按病种费用是3500元,如果到镇卫生医院治疗是1500,这样就可以节约2000元,患者减少了费用负担,基金也减少了支出,患者也不需要到市区陪护。所以,我们认为医共体是解决农村基层分级诊疗途径的一个有效模式,我们将在省卫计委的直接指导下加大探索的力度。今年5月13号,国家卫计委李斌同志专门到天长调研了这方面的工作,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分级诊疗制度。谢谢。

   刘哲峰:
  谢谢书记。今天的发布会即将结束,看到今天到场的还有很多新的媒体朋友,感谢媒体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是我们新闻处的好朋友,希望各位媒体继续支持国家卫生计生委。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
首批疫苗将在美进行临床试验
  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公司2月24日宣布,卫生厅
世卫组织认为:中国疫情顶峰已过尚未构成全球性大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4日表示,卫生厅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看望慰问感染医务人员
  在抗击疫情战场上,一些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卫生厅
江苏恢复日常诊疗秩序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