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季之家长篇:几多不舍,几多期许

10.09.2015  11:22
  “学校有没有清真餐厅?”“学生宿舍是几个人一间?”“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怎么样?”“新的图书馆什么时候能使用?” 在涌动的入学大军中,新生家长永远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比孩子更关心学校的教学、管理、环境;也比孩子更关心学校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未来和发展。穿行在校园中,记者看到家长们各式各样的表情——有关切、有不舍、有感动、有鼓励、有期待。           不舍:儿行千里母担忧           “孩子从未离开过我们,现在要独立生活了,不知道行不行。”这是许多家长的共同担忧。在东区宿舍门口我们见到了电子信息学院的徐文媛。初入大学校门的她有点兴奋,一刻不停的在和记者聊着对大学生活的种种设想。性格开朗的她多才多艺,打算加入学院文艺部。和徐文媛的兴奋相比,徐妈妈的表情却很复杂——有开心更有担忧,想到要和女儿分开了,徐妈妈嘴上虽然没说啥,心里却一千个一万个不舍。在徐文媛和记者聊天的时候,徐妈妈的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女儿,还时不时的帮女儿整整衣角,拢拢头发。 不过,看到学校细致周到的安排、老师们贴心温暖的指导,学长们真诚耐心的帮助,徐妈妈心里踏实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相信孩子能生活得很好。”                 关切:学校有没有清真餐厅?               新生家长中,一位戴着回族头巾的母亲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田黎明一家。“报考河北工业大学,是接受了朋友的建议。”田爸爸如是说。通过了解,他表示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就业情况都十分认可,“可是……”他犹豫了一下说:“不知学校有没有清真餐厅?”——因为是回民,田爸爸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就餐的问题。了解到学校东西两区食堂都设有清真餐厅,就餐方便,餐品丰富,田爸爸紧锁的眉头舒展了,“这下我就放心了!”
              鼓励:支持孩子的决定
            “孩子离家这么远,不放心肯定是会有,不过我希望这是对他的一种历练。”孩子母亲皱了皱眉头,目光很坚定。机械学院的李豫的家在祖国的最南端——海南。在与李妈妈的交流过程中,记者看出她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学校是孩子自己选的,他喜欢这,喜欢这里的人文环境,我们也支持他的选择,希望他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建树。”谈起住宿条件,李爸爸说“孩子上大学又不是来住宾馆享受的,学习才是第一目的,我们希望他能吃苦。”
                期待:勤以治学,实现梦想
              正在音乐喷泉广场上拍照的日语专业尹晓涵一家三口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为了熟悉环境,尹晓涵提前一天就来报道了,对学校入学手续“一站式服务”,尹妈妈非常满意,“太方便了!省心!省时!省力!”。尹爸爸喜欢河工大的校园景观、人文环境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他告诉记者,在校园里散步,感受到了久违的青春气息,“河工大是一所优秀的大学,这里是梦想的摇篮,相信只要勤奋努力,孩子一定会插上梦想的翅膀,展翅翱翔。”
              担当:工学并举,勇担责任
              两天来,到校史馆参观的新生和家长更是络绎不绝。讲解员热情接待了每位来访者,带领大家穿越110年前,跟随河北工业大学百年的脚步,感受学校百年的历史与厚重,体会学校百年的艰辛与发展,见证学校百年的创造与辉煌,爱校之情油然而生。新生们说,“我骄傲,我是工大人!”“了解了学校的历史,想到自己也是工大的一员,也将融入到这辉煌的历史中,内心的充满自豪;同时,作为工大历史的传承者也更加感到了自己肩头的责任,我们只有如校训所示‘勤以治学,慎以立身,公以对人,忠以处事’才能对得起‘工大人’这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