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73岁淘粪老人坚持25年“微助学”

18.08.2015  09:38

  河北新闻网讯(刘亚会、蒋佳兴)一辆陈旧的自行车,一个写满各种智力测试题的文件夹和一些奖品,就支起了一个摊儿。

  夏日的傍晚,在迁安文化广场,一位老人手持长杆毛笔,以水为墨、以光洁的地板为纸,正在地上写出各种测试题,不时会有学生上前来答题,答对的会获赠一个小奖品。这位老人就是25年坚持“微助学”的“淘粪老人”郭香。

  郭香今年73岁,家住迁安市迁安镇郭庄村,年轻时曾当过5年代课教师。1990年,郭香开始负责给迁安镇胡各庄小学清理厕所。在学校,他经常给孩子们出一些智力测试题,碰到条件不好的孩子也会给予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他的爱心、执着,打动了当时的胡各庄小学校长娄玉芹,2000年2月,郭香被聘为胡各庄小学校外辅导员。从此以后,他每周三下午来到学校,利用放学后1个小时的时间,给学生们讲解社会、法律、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教孩子们吹竖笛、口琴……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每堂课老郭都会自备一些奖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奖竞猜活动,但他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妻子说,家里的条件不富裕,还打算攒钱翻盖房子,哪有闲钱搞这个。可老郭却说,“有人闲来无事把钱输在赌场上,哪如我捐资助教有意义,这样做我心里高兴。”最终,家里人都被老郭说服了。有了家人的支持,老郭的精神头更足了。2004年后,他虽然离开了校外辅导员岗位,但照旧边淘粪、边助学。

  他将从电视、报纸、他人那里看到听到的有趣测试题记录下来,有时自己也编一些,久而久之已经记满了21个本子,那里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各个学历段的智力测试题。空闲时,老郭就会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搞有奖竞猜活动,凡是答对题的人,老郭都会送出自己的奖品,奖品有的是一支笔、一个本,有的是小电子琴、口琴。“我没有多少钱,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老郭说得实在。

  2008年,66岁的郭香在儿子、儿媳的劝说下不再淘粪,但闲不下来的他又开始打起零工,用积攒下来的钱继续他的助学梦。现在,经人介绍,老郭当了一名义务书法教师,每周六教孩子们学习书法。

  时间长了,老郭也有了一些“名气”,许多人给他送来笔、本、奖状等,帮助他继续开展“微助学”。“我老了,却有更多时间做公益了。希望能帮更多孩子把书念好!”老郭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