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必须有拼劲

29.09.2015  13:47

    □河北日报评论员

    河北钢铁集团的转型之路具有典型意义。

    钢铁是我省第一大产业,也是当前最为困难的行业之一。河钢作为全省最大的国有企业,全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钢铁企业,不为一时起落乱了方寸,不为风雨险阻迷失方向,而是积极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对准体制机制的深层弊端,抓住关系全局的关键环节,真枪真刀地推进改革,扎扎实实地促进转型,彰显出一个大型国企的使命与担当。

    新常态就得有新状态。我省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和河北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虽然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但这并不可怕,怕的是转型升级上不去。只要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的,有利于形成新增长点的,我们就要敢干、敢闯、敢拼。

    敢拼,就要打改革牌。

    越是下行压力大,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问题暴露得就越充分、越集中。影响竞争力的沉疴与新忧叠加,让改革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时间更紧。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刀,在瓶颈与矛盾集中处着力,需要各企业、各地方领导人“”字当头,大打改革牌,积极转换思路、转变方式、创新模式、探索路径,在变中解难题、在变中谋突破。

    敢拼,就要打创新牌。

    我省经济发展处于负重前行阶段,既要化解过剩产能以“减肥”,又要转型升级以变得强壮。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根本上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迈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就要多用创新的办法,点燃创新驱动的新引擎。以“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自觉,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就会不断涌现,推动我省经济从资源密集的低端生产向技术密集的中高端生产迈进。

    敢拼,就要打市场牌。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省转方式、调结构拓展出全新空间。河北要抢抓机遇,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推动钢铁、水泥、玻璃、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和企业“走出去”,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不断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带动、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造发展新优势。

    思变者通,求新者胜。改革、创新、市场,无论打好哪张牌,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发扬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蛮拼精神”,拼出“”,拼出“”,拼出核心竞争力,拼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