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追赶 升级中超越——鹿泉区转型之路探析

09.10.2015  12:21

    石家庄日报记者 侯天仪

    一组数据是鹿泉“转型”的生动见证:从2007年到2014年,鹿泉经济实现了“三降三增”:一是建材业提供税收占比由最高时的52%下降到13.2%,四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70%。二是工业用电量从2007年的24.6亿度降到2014年的18.5亿度,财政收入却由10亿元增长到30亿元。单位电量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0.41元增加到1.62元,增长295%;今年上半年达到2.33元,增长39.5%。三是由于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累计58家规上企业清零,但通过新上项目的补充,规上企业由2007年的188家增加到192家。

    回首过去,将传统支柱产业产能压减五分之四不异于壮士断腕,鹿泉区该是怎样的痛下决心谋求转型?面对支柱产业压减和经济发展不能失速的艰巨任务,他们又是如何攻坚克难找到新兴产业平稳度过转型阵痛期?面对区域调整和京津冀协调发展新机遇,鹿泉区又将走出一条怎样的升级之路?本报记者近日深入探寻鹿泉转型之路。

    砸掉手中铁饭碗

    把过剩产能全部压减到位

    国庆节前,记者来到被誉为省会西花园的鹿泉区,城区内外皆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风景。虽是正午,但从主城区骑行到此的游客不时掠过,且随处可见。

    “鹿泉人均四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谁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花园般的地方,在多年前却是“享有盛名”的建材和污染大市。“小建材”高峰时达到166家,虽然因此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但能耗高、污染重、产业单一等问题接踵而至,背上了大气污染的沉重“尾巴”,埋下了“一业独大”的潜在风险。

    走到哪里都是粉尘蔽天,老百姓衣服不敢晒、窗户不敢开,树叶、蔬菜很难看到翠绿色……糟糕的环境敲响警钟。与此同时,国家产业政策开始调整,环保形势日益趋紧。“能耗高、污染重的建材产业再不压减不行了,建材一业独大的局面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从2007年开始,鹿泉区开始坚决调整水泥建材业,持续不断地“凿深井”,要让鹿泉彻底甩掉省会污染源的“黑帽子”。

    转型伊始,鹿泉区调整水泥的强硬姿态,令本地干部群众很是费解。一来,这些水泥企业基本上符合当时国家的产业政策,而且大多拥有齐全的手续,是合法合规、照章纳税的“好企业”;同时,水泥市场价格高企,一个小水泥厂随便干干,年纯利润都能达到200万元左右,关停厂子相当于“割掉老板们的肉”;而且,水泥建材业是当时鹿泉区经济的“半壁江山”,强制退出相当于“砸自己的饭碗”。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谁会主动来做?

    通过反复讨论、解放思想,鹿泉在各级干部中树立了跳出资源求发展、改革创新大发展的理念,逐步培育了真干实干、争先率先的新时期鹿泉创业精神。鹿泉在转型中的实践也证明,只有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才能在压减过剩产能上真刀真枪干一场。

    放弃单纯政府购买、行政推动的方式,鹿泉迅速出台了“关小上大、等量替代”为核心的16条政策,加快淘汰立窑“小水泥”,合理建设旋窑“大水泥”,但新上“大水泥”必须等量购买被淘汰的“小水泥”产能。同时,根据关停时间实现阶梯式的补偿奖励,变行政推动为市场调节,极大调动了水泥建材老板们转型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鹿泉区打破“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办法,在调整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创新对干部进行了差异化考核,对全区13个乡镇分别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和权重,特别是对传统水泥建材业集中的乡镇,轻总量、重质量,轻速度、重转型,激发出早调整、快转型的内生动力。

    鹿泉区的转型步伐有多大?区工信局局长张振平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从2007年7月到今年的3月份,鹿泉区先后打了“拆窑留磨”、“拆磨清仓”、“断尾求生”三大战役,累计削减熟料产能654.4万吨,水泥产能3028万吨、采石产能515万立方米,削减二氧化碳排放3120吨、粉尘排放12560吨,年节约标煤93万吨。“不止如此,我区166家‘小建材’彻底退出,仅留存2家升级改造后的大型水泥企业,8条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只有当初的五分之一。

    记者来到位于鹿泉区仅存的2家“大水泥”之一——鹿泉宜安镇的金隅鼎鑫水泥公司,花园式的厂区环境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在从事水泥生产。公司副经理张立华表示,该企业投资5.5亿元实施了余热发电、烟气脱硝等技改项目,研发的“水泥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实现了对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使水泥厂变身“都市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