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需另加几万元 热门车型顶风加价行为难止

10.09.2014  10:57

一辆标价30万的车,买的时候却要多付几万元才能提车,否则就要等3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尽管近日国家对12家日本零部件和轴承企业开出了高额罚单,但这似乎仍然无法震慑住一些热门车型顶风加价的行为。

刚上市不久的奔驰CLA260,指导价为37万八。记者采访几家奔驰经销商发现,这款车自上市以来就被经销商长期加价销售,而大肆加价的理由都是“各家4S店现车都很少”。

石家庄庞大奔驰4S店销售顾问:这个车就是个限量版的,咱们在中国市场是一个2000台的量。
    记者:售价情况怎么样,就是这37万8么?
    销售顾问:不是,这款车您可以了解一下,全国各地加价是在4万左右。
    记者:石家庄这边需要加价多少呢?
    销售顾问:4万左右。

畅销车加价或加装饰销售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对于加价售车,4S店给出的理由是供不应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加价提车,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在背后却存在着经销商“饥饿式销售”的影子。

经销商:经销商会跟您说提不着现车,或者让您等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到半年,您感觉也看上这车了,又不愿意等那么长时间,有些情况下并不是说这个车资源确实紧张,而是经销商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吧,最后买单的是消费者。

河北冀港律师事务所律师傅栋梁认为,《价格法》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中明确,凡是商品和服务必须明码标价,让消费者了解到商品的价位、生产厂家等信息,加价提车明显违反了上述规定。

傅栋梁:这种情况是可以向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举报,要求去核实这种行为的,如果情况属实的话应该是可以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社会学家牟永福认为,目前真正杜绝加价提车并不现实,需要从硬规范和软规范两方面下手。

牟永福:要引导消费者的正确消费和理性消费;我们的国产汽车也一定要多出好车、精品车,把消费者从过度的青睐进口车和合资车这种消费惯性拉回来,这才是真正的用市场力量说话,而不是光凭行政力量解危解困。(河北电台记者白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