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易拍:选对商业模式 领军行业将成必然

05.09.2014  23:57

近年来,二手车市场需求加速膨胀,传统二手车交易模式应对市场已捉襟见肘,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触电”,9月1日,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例行的形式分析会上,一组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二手车电商巨头车易拍以交易量48.7%和交易金额47.3%的市场份额暂居首位。

那么,车易拍是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引领二手车电商企业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度分析目前二手车电商企业O2O的玩法。

谁能够成为二手车的“京东”?

八十年代起源的中关村,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海量的商品,巨大的卖场和占地面积,只是看看也让人觉得肃然起敬,但是他们为什么没落?这是时代的必然吗?提起他们,我们不难想起曾经街谈巷议的“中关村某卖场售假、殴打客户、欺诈消费者”等等新闻,也可以想起中关村那条拥堵的大街和转了八圈都找不到的停车位以及高昂的停车费。

京东的横空出世迅速改变了整个3C行业,而熟悉京东源起的人都知道,京东的老刘就是中关村起家的,他用短短不到六年时间,就革了中关村老牌大卖场海龙和鼎好的命。

追溯京东成功的背后,目前业内普遍分析认为,有三个关键:第一,线上快速完成交易,线下周到的物流和后续服务有效配合。其二,就是在线下服务环节依靠大量的人去完成,以人作为推动力,交易在线上方便快捷,服务在线下,通过人与人的传导,更加贴心有保障。第三,对于品质的保障和服务的匠人精神,京东的产品保真以及物流便捷服务好一直以来成为他口碑营销中的关键点被不断提及,而这一切,无疑夯实了消费者对于京东的信赖和品牌粘性。

那么回头再来看看二手车电商,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端倪。

中国二手车的核心痛点:

车况不透明、车价评估困难以及梯度消费等核心问题一直是中国的二手车产业的三大难点,二手车电商发展至今,可大体分为三类,信息提供商、To C 服务商和To B服务商,但就二手车行业本身的特性,O2O是必然的走势,但更为重要的是,谁可以解决二手车交易的核心问题。

 

 

目前,在二手车电商领域,占据市场份额“冠亚军”的两家二手车电商均是To B 服务模式,其中车易拍采用的是在线竞拍模式,另一家采用的则是电子拍模式。

两种商业模式的区隔

车易拍因为拥有自主国家专利268V二手车车况标准化检测技术做为交易平台强硬后盾,具有事故等级判定、综合车况鉴定和价格评估三大核心功能。以感应性设备为车况数据采集工具,与中央服务器海量车况数据进行云端交互,全智能无障碍的检测管理体系,彻底颠覆了传统“人眼 + 经验”的二手车鉴定评估模式。并且对检测结果提供责任赔付承诺,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授权的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国家标准行认证的首家贯标企业。

车易拍在全国拥有超过700人的检测团队。

车易拍具备闭环式的在线交易优势,采取在线竞拍的模式。车源方面,通过检测员的上门检测服务或当地的检测网点完成车况的检测,出具全面的检测报告并上传至竞拍平台。车商方面,完全借助权威性的检测报告来判断车况,并通过在线竞拍平台进行远程出价并完成交易。这种模式有分布式的服务布局,检测人员分布广泛,可上门服务,交易方便快捷,车主体验好。这与京东的商业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

 

 

而现场电子拍的模式则无需检测技术支撑,针对现场电子拍的车辆,不提供检测以及车况报告服务,相比原先举牌出价的传统拍卖形式,前者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电子出价技术,提高了现场竞拍的效率,是泛电子商务概念,就像是给逛中关村大卖场的消费者开了一个专场的拍卖会,人手一个电子拍卖器,运用了部分互联网技术,本质还是线下拍卖,车况和车价由车商自己分辨。参与竞拍的车商仍然需要在集中的场地进行交易,通过现场看车的方式了解车况。这样的模式要求对场地和时间严格限制,用户的覆盖能力取决于场地大小和时间匹配,组织交易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不敌在线竞拍模式。不难看出,现场电子拍未来的发展,需要依靠不断扩大自己的竞拍中心,利用占地面积的大小来衡量自己的业务发展。

企业选对商业模式才是成功的必然

中国二手车电商尚处于发展初期,二手车生态产业链的各参与方都在探索创新的运营模式,目前发展空间最大,最核心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车易拍为代表的第三方竞拍模式,也是引领二手车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京东和车易拍都是在线上交易完结,检测、服务等放在线下,这既很好的发挥了Online的数据优势和便利性,又很好解决了Offline的完美体验,完美实现闭环交易。

二手车电商一方面能够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逐步解决车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专业化的检测手段实现车况的透明化;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的在线交易平台属性使得二手车交易打破地理空间的局限,使流通渠道更加扁平化。具备以上两方面能力的二手车电商企业将成为促进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换言之,选对商业模式,领军将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