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蹲点采访日记】盐碱地上崛起汽车城

05.11.2015  09:53

河北广播网报道(河北电台记者王智博、王美中、高丽红、方芳,沧州台吴思妤)两年前,老“北汽”人王晓顺,随企业一起从北京搬到黄骅。两年间,他感觉,周围来自北京的熟人越来越多。驾车回家的路上,原本荒凉的盐碱滩,越来越多的汽车配套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吃过午饭,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冲压车间主任王晓顺带着记者穿行在北汽汽车产业园,随手指着路边几座厂房告诉记者,现在,北京齿轮厂、车桥厂等配套企业也跟着北汽一起搬到了黄骅。

王晓顺(王美中 摄)

记者:“您刚才说当年北齿就在你们斜对面?

王晓顺:“那是在(北京)双井的时候,现在一个大院了,也整体搬过来了。

记者:“有熟人吗?

王晓顺:“有,毕竟北齿也净是北京过来的,车桥(厂的),有时候一块(吃饭),因为都住在一个宿舍里。

老北京来这里的越来越多。但更多的职工,是北汽搬到黄骅之后,才入职的新职工,边玉霞就是其中的一员。

河北电台记者王智博(左二)、高丽红(左三)采访北汽配套的车桥厂职工边玉霞(右一)。(王美中 摄)

记者:“以前是哪儿的啊?

边玉霞:“我是福田过来的,在佛山那边。

记者:“在福田干了多少年啊?

边玉霞:“干了得有八年,但是我们老家是保定的,离这边还是比较近的,北方人老是有这个情节,要回家嘛,所以就回来了。

寸土寸金的北京,即使是郊县地区用地指标也很紧张,因此,汽车等制造业溢出效应明显,而黄骅地区仅沿海临港就有200多万亩未利用的盐碱地,用工成本也相对低廉。北汽和相关配套企业的到来,带热了当地的就业市场,提高了收入水平。

王晓顺:“原地招工的时候一千六、一千七、一千八,到今年再招工,您没有两千二,不打出优惠的这点(条件)就没人来了,现在北京现代那边招工那都是两千八起步了。

  从北京整体搬迁的冲压车间。(王美中 摄)

像车桥厂一样的搬迁企业,大多并不是简单的将生产设备搬家了事,而是借此机会进行技术改造。在北汽(黄骅)车桥有限公司,老技工任全尚正在调试新上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车间里将再也看不到火星四溅的人工焊接场景。

记者:“您是当地人吗?

任全尚:“我是青岛人。

记者:“那怎么到这来了?

任全尚:“觉得这个企业现在刚搬过来吧,我觉得发展机遇比较大。

记者:“你觉得他们新上的这些设备怎么样?

任全尚:“在国内还属于一流的,因为现在搞车桥焊接方面,现在上这个焊接机器人国内没有几家。

和北汽签约当年,黄骅市编制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要把新205国道、307国道绕城20平方公里的带状区域,打造成为以“整车制造为龙头、专用车制造为龙身、汽车零部件为龙尾、汽车贸易物流为血脉”的汽车产业园区。随着人流、物流的聚集,黄骅经济的活力明显提升。北汽党群工作部韩奕斌说,这从当地的房价就能反映出来。

记者:“对咱们周边的房价拉动也挺大。

韩奕斌:“刚开始的时候挺长一段时间,这边是两千五左右,甚至更低。(北汽)来的时候,那时候也不到三千,现在已经到了四千一、四千二,还是预售价。

边玉霞:“那些二手房吧,差不多的社区就得五千稍微多一点。

按照《黄骅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黄骅将实现汽车产业产值1000亿人民币。

黄骅市招商局局长刘宏新:“现在我们汽车的产业的链条已经规划出来了,就是汽车的零部件、整车制造、二手车、汽车改装、物流、汽车试验场,现在零部件的链条里,给北汽配套的零部件现在有六家已经落地了,三家已经开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