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知名美术家体验大美西藏

13.10.2015  18:01

  壮美纯净的自然风景很美,质朴虔诚的高原人更美!昨天,“大美西藏——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石家庄美术馆揭幕,展出的187件画作描绘了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该展览展至11月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看点:风靡一时的经典也来了

  昨天从北京赶来参加画展开幕式的中国美协副秘书长杜军透露,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老一辈美术家进藏写生起,一批批美术家被西藏的风景、人文、民俗所吸引,深入西藏、扎根高原,创作了众多史诗般的美术作品。本次展览主要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特邀的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西藏题材的经典名作;另一部分是今年7月举行的纪念“西藏高原行——全国著名美术家写生创作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精品力作;还有一部分是多次去西藏的画家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展示了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记者在石家庄美术馆展厅看到,本次画展汇聚了刘大为、吴长江、刘秉江、范迪安、李焕民、其加达瓦等一批大家的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以及综合材料等美术作品,时间最早的是李焕民1958年创作的版画《拉萨街头》。杜军称本次展览中一批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画作曾在国内外引发极大反响,譬如此次展出的李焕民的版画《初踏黄金路》、《换了人间》,等30多年前曾频频出现在报刊上,是当时百姓非常熟悉的作品。其中完成于1963年的《初踏黄金路》表现3个藏族女子牵着牦牛走在金黄的农田里,她们神采飞扬充满自信。30多年来进藏写生30多次的吴长江此次有版画《尕娃》、《喂马》和水彩《山南桑日县打谷村》等参展;新中国最早一批进入西藏的画家潘世勋则有油画《二月萨迦》、《雪域哨兵》等展出……

  对此杜军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187幅作品中老一辈画家的经典作品约有三成,“当年西藏对于外省人来说很神秘,因为交通等原因去过的人很少。我听老先生们说,当年没飞机没火车,他们乘坐部队的汽车进藏,之后或是坐牛车或是步行去写生,他们住在百姓的家中,用手拿糌粑。这种生活体验也令他们的作品特别有感情,包括《初踏黄金路》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幕后:河北画家眼中的西藏

  今年7月,中国美协组织25位当代美术名家赴西藏进行为期11天的写生创作,美术家们沿着山南古道一路前行,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此次“大美西藏”就展出了他们的最新力作。知名画家、石家庄画院名誉院长陈承齐也应邀参与这次采风,昨天他展出了作品《朝圣》。

  陈承齐透露此次采风中年纪最大的画家76岁,但大家热情高涨,“到西藏后跟当地百姓吃住在一起,一大早大家都一猛子扎进山沟,中午吃个盒饭,一直画到太阳落山。”7月下旬回到石家庄后他用近两个月完成了《朝圣》,画面中心位置是沐浴在透亮阳光中的两位藏族老阿妈。陈承齐说他在拉萨捕捉到了这个场景,中心位置他特地画得特别亮,就是想画出西藏特有的灿烂阳光,以及人们对幸福的憧憬。陈承齐去过西藏十多次,他至今记得1984年第一次进藏坐汽车翻越唐古拉山,走得特别慢,“老乡非常淳朴,给了匹老马,我早上骑着它出去写生,晚上老马识途带着我回到帐篷。

  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协主席祁海峰至今难忘大学时第一次去西藏的经历,“空气纯净,人也非常纯净,我身上带了20元钱没花完,当地百姓热情善良,很好客。”他表示此次的“大美西藏——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很值得一看,“这些作品既反映了西藏的巨变,也体现了美术创作上的变化,专业画家和美术爱好者都可以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