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听!古戏楼的诉说

27.05.2015  14:50

保定府,城西南,二十五里大汲店”。这是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流行在保定周边的一句话,说的是大汲店因连接南北交通而商贾林立、买卖兴隆的景象。一百多年过去了,先辈们给这个小村庄留下了什么,而生活在这里的人又从中传承了什么?

历经沧桑的古戏楼(万强 摄)

在保定市西南角,有处绿色掩映的北方古村落叫大汲店,村里小河曲折清澈、路边垂柳依依。记者循着京胡曲调来到村子中心,一座古戏楼威严蹲坐。戏楼坐南朝北,两米多高的戏台,用巨型石材砌成,戏台正中高悬“盛世元音”匾额一块,与东西两侧墙壁上的“古今通鉴,风雅遗音”八个大字,相映生辉。古戏楼前,几位衣着朴素的老者正唱的起劲。

大汲店一片江南风光。(万强 摄)

明清时,大汲店有南北通衢的官道,商铺林立、商贾众多。商业高度繁荣,使得村子的艺术气息逐渐浓厚,一个叫刘怀保的人在大汲店建起了戏楼。现在开车去北京需要在服务区办理进京证,而在当时,全国各地的学子进京赶考,也要像现在一样,得在大汲店盖章签到,刘怀保正是负责办理进京手续的官员。

村民孙忠义:“俺们村这个古戏楼始建于1890年,当时一个叫刘怀保的人,因为他清朝的时候在朝里做官,后来告老还乡,做善事,都是他投资的。

戏楼建成后,许多梨园界的艺人们都慕名而来。至今在戏楼内墙壁上,仍能清楚的看到光绪年间“常胜班”、“双庆魁”等大戏班演出的记载。

河北电台分党组成员、新闻中心主任王成树在大汲店村史馆采访。(孙振宾 摄)

抗日战争期间,戏楼不再唱戏,它记录的是大汲店村民的苦难和抗争。一九四五年二月初一的晚上,大汲店一带的抗日军民扒掉了日军的运输铁轨。日本兵第二天一大早包围了村子,将全村男女老幼集中在戏楼前罚跪,架起机枪逼迫乡亲们交出八路军和村干部。危机时刻,村民石洛顺挺身而出。今年75岁的李云生老人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李云生:“石老顺挺身而出,有什么事冲着我说,在戏楼前面,给他灌辣椒水,抬起来又摔下来,严刑拷打,始终没承认,没说出谁,中午了,没办法,也拷打不出来,日本就撤了。

从明清到民国,古戏楼就像一位穿越历史的老人,见证了大汲店的沧桑与蜕变。

1997年,在老支书王禄的带领下,村里筹资,重新修葺了古戏楼,古戏楼又成了全村的活动中心。

河北电台驻保定记者站站长万强采访大汲店宣传委员李飞。(孙振宾摄)

大汲店村宣传委员李飞:“因为这个古戏楼从古至今都是我们村的中心,就是我们村村民的一个精神支柱,所以我们就把村委会选址在这里,涉及到村民的一些切身利益的大事,像土地整改、建工厂入股、分办宅基地,我们都在这里决策。

河北电台记者孙振宾在大汲店村办企业采访。(万强摄)

经过村民们的集体讨论,村里成立了三联纸业、鑫鹏砼业等多家股份制企业,村民在自家门口不仅可以上班,还能入股,现在每个人都是“股东、农民、工人”三重身份。

村民商玲:“让村民们都入了股份了,每年都分红。我家入得也不多,呵呵,一共10万块钱吧,一年能分回大几万,八九万吧,连着好几年了。

富裕殷实的生活让村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古戏楼上又开始唱起了大戏。村民们自发成立了乡音国剧社,一有空闲,就在古戏楼前边唱上几嗓子。一些名票名角们也纷纷来到大汲店,在古戏楼登台献艺。

孙忠义:“戏剧泰斗裴艳玲大师,小的时候在我们这儿学戏,那会儿她八九岁,在这儿练功,特别早起,拿大顶啊、卧腰啊,练这些,反正那会儿特别苦。在2005年前后来我们这儿前后5次义演,就在这个戏楼。

记者离开大汲店时,夕阳西斜,金黄的余晖洒在古戏楼上,更显沧桑深沉。

(河北电台记者王成树、万强、孙振宾、聂鑫、张志武、陈叶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