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爱心接力照顾赡养聋哑男77年

25.01.2016  10:40

■如今聋哑男已是87岁高龄

■在沧州南大港被传为佳话

■幸福的一家人。(中间老者是刘哑巴,从左到右依次是他的外甥媳妇蒋秀芹,外甥李泽民、李泽营、李泽明。)

本报讯(记者 马冬胜 通讯员 周如凤)在沧州市南大港三分区二十七队,有一位87岁的聋哑老汉刘哑巴,从1939年至今,他先后被一家祖孙三代接力照顾了77年,四里八村的老乡们无不夸刘哑巴命好,更夸赞至今仍在赡养刘哑巴的李泽民五兄弟,“人家李家五兄弟个个都那么好,都像亲儿女一样疼他!

战乱年 外祖父捡回聋哑男孩

刘哑巴”这个名字是村民们给起的。1939年深秋,天气已渐寒冷。李泽民的外祖父刘战歧在地里干活,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身上裹着一床破褥子,旁边还有一个乞讨的布袋和一根棍子。男孩冻得直发抖,刘战歧上前和男孩说话,但无论怎么问,男孩子只“呜呜哇哇”不作答。“这孩子是个聋哑儿。”刘战歧想,“这样连冻带饿,会出人命的。”于是领着这个男孩回到了家,让男孩在热炕头暖和着,还让妻子给男孩做了热腾腾的饭食。“那个年代正是抗战时期,少吃少喝的,这顿饭算是救了俺舅一命。”李泽民曾听母亲这样描述外公救助聋哑男的经过。

在家里睡了一宿,第二天,这个男孩起床又去讨饭了。从那以后,男孩都是白天出去讨饭,晚上回来,有时出去三五天,最后还是回到这里,他好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好心的刘战歧一家人也都非常疼惜这个聋哑男孩,只要有自家人吃的,也绝对不让这个男孩饿着。

时间长了,村民们和刘战歧提议:“你家四个女儿,没有儿子,你就认这个孩子当儿吧!”刘战歧和妻子商量,这孩子挺可怜的,咱能养就养吧;如果有人来找,咱就让人家领走。就这样,刘战歧夫妇收留了这个聋哑男孩。因为不知道男孩的名字,村里人就按照刘姓叫他“刘哑巴”。刘哑巴不会说话,也听不见,还不识字,一家人和他交流都是用手比划。他的左手残疾,伸不直,干不了重活,但刘战歧干什么,他都帮着干,家里有什么活,他也总是抢着做。

饥荒年

父母把聋哑哥领进自家门

后来,刘战歧的四个女儿都出嫁了,刘哑巴一直没有成家。1960年到1961年,刘战歧和老伴相继去世,只剩下刘哑巴一人。当时正是饥荒年,刘连云是刘战歧最小的女儿,她和丈夫李义德说:“我年纪最小,让哑巴哥跟咱一起过吧!”李义德同意了。当时的刘连云已有四个孩子,最大的李泽民12岁。

哑巴舅是我走着到30里外的姥姥家领来的。”李泽民说。刘连云夫妇把自己的五儿两女养大成人,他们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也有更多的疼爱和关怀。大家一起勒紧腰带,挺过了那个饥荒年代。

刘哑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不管在哪,只要看到自家人,就会咧着嘴笑。李义德爱干活,刘哑巴也爱干活,村上哪段路坑坑洼洼,他们就一起去平整道路;谁家收棒子,他们看见了就搭把手……“忠厚老实的父母,忠厚老实的哑巴舅,大伙都夸他们好。”李义德的四儿子李泽营笑着说。

现如今 五兄弟轮流赡养聋哑舅

2002年,李义德过世,刘连云摔坏了胯骨不能走路了。从那时起,李义德的五个儿子轮流赡养母亲和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哑巴舅。“那时,村上很多人都提议让俺们把舅舅送到养老院去。俺哥五个商量,不能送,怕他无法和别人交流,会不习惯。”李泽民说。

五兄弟每家轮流住一个月。在谁家,谁家都准备一套被褥,每月都要给舅舅理一次发,最少洗两次澡。这是俺们五兄弟商量定下的制度。”李泽民说,“制度之外,大家做得更多,洗脚、剪趾甲,哪一样都把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舅舅去谁家,谁家就给尽心做可口的饭菜。

南大港是农场,如今,刘哑巴按当地的政策,每月都有两千多块钱的退休金。李泽民兄弟五个给老人单独立了账户,把老人的退休金存起来,平时一分钱都不花。“这些钱是给舅舅留着的,生病住院、百年之后办事时再用。”李泽民说。

哑巴舅跟着你们可真是享福了,你们兄弟五人对老人都那么好!”这样称赞的话,李泽民兄弟五人经常听到。但他们总是说:“舅舅跟了俺们一家三代,就是我们的亲人!大家在一起是一种缘分,俺们尊老爱老,感到很幸福!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