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财产年底可全国联网查询 最高法已签约20余银行

21.10.2014  11:55

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执行局局长刘贵祥

  有钱不还,公然赖账。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人民网联合推出“失信被执行人排行榜”,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失信被执行人即俗称的“老赖”,这份榜单也被网民形象地称为“老赖黑名单”。

  这份名单显示,欠账金额最多的自然人是广东的闫占新,他一个人就欠下了3.87亿元债务。而广西陈一斌的一笔欠账,自1990至今20余年未缴清,是当选时间最长的“老赖”。

  在对“老赖”的不守信用进行道德谴责的同时,加强诚信的制度化建设更为重要。

  继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之后,9月2日,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今年底之前要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或者实施意见。

  9月24日,在央视《对话》节目录制现场,最高人民法院(下称“最高法”)审委会专职委员、执行局局长刘贵祥表示,当前之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是因为诚信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程度,“可以说是诚信缺失,失信泛滥,有的失信行为令人触目惊心,社会危害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