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房地产市场存7类陷阱 业内呼吁:购房谨慎

28.03.2015  08:58

奔着省会最大水景湖买的观水大宅,没想到人工湖变成了臭水塘……针对业主在购房置业时可能碰到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和业内资深人士提醒消费者,慎购图纸房,警惕7类购房陷阱。一旦遭遇忽悠,要尽快找准源头有针对性地维权。

业内人士拆解7类购房陷阱

记者采访了石家庄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石市工商12315、以及业内资深人士商竞,总结出省会房地产市场存在的7类购房陷阱,戳穿这些看起来很美的“卖房技巧”,帮购房者更理性透明购房。

陷阱1:证件不全也敢先忽悠

现象:售楼员口述已经有几个证件了

可能:连罚款都没有交清,证件更是镜中月水中花。

一个合法正规的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具备齐全的“五证”、“二书”。但实际上,有些开发商和售楼员为了掩盖虚假情况,经常找借口不出示这些文件的原件。而客户一旦交完定金或购房款,再有什么问题,开发商(售楼人员)便会变脸,客户再也见不到售楼人员在推销房屋时的笑脸。

规避:购房时,需看开发商是否“五证”齐全,即《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做到眼见为实。

陷阱2:周边配套严重缩水

现象:宣称学校、幼儿园、商业和医院、交通配套一应俱全

可能:学校就在隔壁但不一定是片内,落户之后才能报名

省会有一些项目在推楼盘时,往往会向购房者推介园区周边配套规划,幼儿园、高档会所、重点小学、运动场、时尚商业街等一应俱全。但由于开发商与购房者所签的合同中往往没有园区周边配套规划的内容,后续一旦出现变动,购房时承诺的园区周边配套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提醒:购房者应冷静分析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别盲目轻信售楼员的宣传。尤其是对于打出学区房概念的项目,一定要亲自调查教育设施是否为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可,是否确实属于名校片内。

陷阱3:赠送面积多却不计入房本

现象:入户花园、观景平台。

可能:看似多了20平米却不计入房本

在省会有一些楼盘会推出赠送各种“买房送面积”的策略,此类赠送面积大多分为两种,一是阁楼、挑高等空间面积赠送,二是露台之类的外置面积赠送。但都需要业主进行搭建或特殊装修,其造价成本比普通装修高出许多。同时,这面积不计入房本,往往是使用权。

提醒:购房者在看中“买房赠送面积”这份“免费的午餐”的同时,也要看清楚是不是真的划算,以免日后因赠送的面积产生纠纷。

陷阱4:豪装样板间缩小版家具

现象:未来你的家就像样板间一样美

可能:中看不中用

阳光明媚的客厅、温馨华丽的卧室、高大上的卫生间……样板间是最容易迷惑购房者的“卖房技巧”之一。但是购房者很少会去想一个样板间装修的费用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不仅按照最美的视觉效果设计,装修用料更是一掷千金,普通家庭很难承受。

提醒:看样板间要注意开发商最常玩的三种手法:偷换面积:样板间非实景样板间;偷换朝向:尤其小户型样板间,要注意真实朝向;还要注意观察定制小尺寸家具现象:一般正常尺寸的家具很难放入。

陷阱5:特色商业往往沦为餐饮一条街

现象:小区配套商业区业态丰富有特色

可能:商铺随意招租,最后都变成餐饮。

目前省会楼市很多楼盘在沙盘、宣传图册等上都将“特色商业街区”作为重点介绍项目,但不少商业街区并没发展起来,特色商街招商不成功,最后不得不改成餐饮街。

提醒:购房者在买房时不要盲目听信项目宣传,应关注当前生活的便利程度,同时还应考虑楼盘周边的整体配套,不要局限于小区内商业配套。

陷阱6:内部团购价不一定最合算

现象:交全款进入内部团购环节

可能:资金压力大,房子迟迟不盖

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内部认购房子,对部分人群确实有一定吸引力。但是除了内部团购或者认购行为没有纳入政府管理外,它可能还存在一些后续隐患:一是开发商还没有缴清开发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导致将来难以取得房地产证件;二是该商品房土地可能已经被开发商拿去抵押,短期内购房人获得的不是完全的房屋所有权;三是由于内部认购合同没有政府部门的登记备案,不良开发商可能会将房屋一楼多售。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开发商会先盖正常销售的商品房部分,一些低价的内部团购房有可能最后才施工建设。

提醒:购房者切不可因为内部认购商品房的所谓价格优势而麻痹大意,算好资金投入产出回报率,评估好风险。

陷阱7:合同违约条款大多很“霸王

现象:违约条款明显低于国家标准

可能:将来可以大胆违约不怕赔偿

合同违约条款几乎是每个购房者都要面对的问题。这些购房合同的空白条款处,都是有待购房人和开发商双方确定后填入具体内容的,但很多空白条款要么划掉,要么约定的条款明显低于正常标准。这就为开发商日后违约提供了条件,在约定时开发商往往找各种理由来规避责任或者钻空子,比如延期交房补偿数额设定很低,或者把责任推卸给约定好的不可抗力等等。

提醒:购房者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看清楚补充协议的具体条款,特别是免除开发商义务、削减业主权利的条款,遇到空白处应填上对自己权益有利的内容。

擦亮眼睛识别购房陷阱 留存证据好维权

购房时业主要注意留存证据,不让销售员的口述承诺落空;还要学会辨别,别让自己贪便宜的心理占了主导。”河北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聂云东提醒,对于置业顾问的促销承诺要有保留证据的意识。比如录音,在销售场所对销售人员的促销承诺进行录音,并结合名片、售楼纸等确认其合法性、关联性与真实性。另外,购房者还可明确要求模糊广告明确化、装修标准具体化、赠送承诺折扣化。对付虚假承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促销内容写入合同并详细约定违约责任条款。对于存在重大欺诈的,可以考虑请求撤销商品房买卖合同或认购书,也可以向管理部门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