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境外产品 不用“走出去”

29.04.2015  16:05

  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通过完善税收调节等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进出口环境,增加群众购买意愿较强的消费品进口,促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出口。

  专家认为,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消费外流的情况,促进消费升级,对推动国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进口,有助于推动外贸结构平衡。

  尽管消费在GDP中占比过半,但消费外流情况值得关注。今年春节期间消费者赴海外抢购马桶盖的新闻曾引起热议。业内人士表示,消费外流已经持续多年,而且中国居民海外购买的东西以中高端商品为主,并不仅限于马桶盖。当前,消费外流已经给国内消费增长和实体店带来挑战,应当采取措施,引导消费回流。

  消费外流与出境游人数增多有一定关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我国出境人数超过1亿人次,居民境外购物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形成境外消费热潮。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引导消费品回流,应当调整税收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这一举措通过降低税收政策和通关便利化等手段,能够降低消费品回流成本,起到促进消费回流的作用。

  会议指出,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认为,相关措施体现了消费品进口的重点从耐用品向日用品延伸。这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不用“走出去”就可以购买境外产品,在消费上有多样化和差异性的选择,体现了消费升级的趋势。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境外旅客购物通关和退税便利化,严格落实进境物品依法主动申报纳税要求。制定支持跨境电商进口的检验检疫政策,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收费。加快推进中国产品品牌提升工程,支持实体店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规范市场秩序,严打假冒伪劣,促进优胜劣汰。让消费者能就近舒心、便捷购物。据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于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