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贴,关键在补到点子上

25.11.2014  12:10

新能源汽车推广如何破局(下)
财政补贴,关键在补到点子上

      激活市场需求—— 推广600辆纯电动公交车,财政要补6亿元
      推广新能源汽车,政府有形之手发力。
      去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将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拉开全国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大幕。
      随后,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和2015年,省级财政将对新能源公交车和公共服务领域用新能源汽车按照中央财政补贴标准1:1补贴,为新能源汽车在普遍高于燃油汽车生产、应用成本情况下推广铺平了道路。不久前,省财政将7亿元专项补贴资金拨付到各设区市,目前各地正根据推广计划安排补贴资金使用。以新能源公交车和公共服务领域用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我省启动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工程。然而,如何更好地用好财政补贴、引领市场应用,成为一项新课题。
      11月18日,记者在邯郸高铁东站的北广场看到,5辆绿白相间的公交车安静地停在这里。但走近后你会发现,这些公交车跟普通燃油汽车有所不同——每跑两三趟后,它就会到一根黑色充电桩前充电。
      “没错,这就是纯电动公交车。”邯郸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赵国华说,去年10月15日,邯郸市率先在省内投入20辆纯电动公交车。今年年底前,邯郸市将再投入200辆纯电动公交车,明年还计划再购买400辆。
      在国家和我省补贴政策助推下,邯郸市在公交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上尝了鲜。但在欣喜的同时,他们也有对资金的担心。
      按照每辆纯电动公交车价格180万元计算,中央财政补贴50万元,直接兑付给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省级财政补贴50万元给运营单位。这样采购一辆纯电动公交车的实际费用为80万元左右。“而一辆普通燃油公交车只有50万元,买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得多拿30万元。”赵国华说。如此估算,仅在邯郸一地推广新能源公交车600辆,就需要国家和省级补贴资金6亿元,而邯郸市财政(公交车采购为当地财政支付)则需要多付1.8亿元。
      “国家和省里拿出这么多补贴资金,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省级财政用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1亿多元已提前进行划拨,给邯郸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注入了一针催化剂。”邯郸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处处长武福幸表示。
      量化更需细化——
      注重扶持新技术应用,兼顾数量和应用实效
      最近一段时期,邯郸市纯电动公交运营出现了一个新情况。纯电动公交线路21路的运营里程为30公里,一辆车每天行驶8趟,两三趟就要进行一次充电,可频繁充电恰恰是磷酸铁锂电池的短处,这种电池充放电次数为2000—3000次。以一辆车运营一天需要充电三次计算,一年充电次数为1000次,这样下来,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公交车需要2至3年更换一次电池,而更换电池的费用约为30万元。而邯郸市新采购的200辆纯电动公交车,则使用了一种钛酸锂电池新技术,这种电池充放电次数达到25000次,使用寿命约为8年,基本做到不更换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大、重量小,但充电次数限制多,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小、重量大,但适合多次充放电,这对于运营里程相对固定的公交车来讲似乎更适合。但由于钛酸锂是一种新技术,缺乏相关行驶数据,现行的补贴政策对磷酸铁锂电动公交补贴执行50万元/辆,而对钛酸锂的电动公交补贴仅为15万元/辆。
      “这当然跟财补政策刚刚出台有关,对于新能源汽车推广这样的新事物,需要不断摸索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相关专家认为,未来财政补贴政策要不断吸收车企、使用企业的推广应用经验,综合续驶里程、新技术应用、使用成本、推广数量等多方面因素,计算补贴资金,对补贴细则进行实时调整。
      国家补贴政策中,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主要依据续驶里程、车长等分档补贴,但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不同车型、路况、技术路线的推广应用千差万别,未来的补贴应该更加注重推广新技术,兼顾推广数量和应用实效。
      引导社会资本——
      财政补贴2亿元,可带动金融机构投入1.6亿元
      与财政补贴的一次性发放相比,政府更需要关注财政补贴如何发放才能够更有效拉动社会投资,最终实现财政补贴完全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目标。
      因为国家制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同时,同样设计了补贴政策退坡机制。按照规定,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13年基础上下降10%和20%。虽然目前国家在纯电动公交、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上的补贴标准并没有变化,但这透露了一个信息,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推广机制肯定会作出调整、逐步减少。
      “财政补贴的最终目标就是为新能源汽车完全市场化做准备。”相关专家表示,这就需要财政补贴在实施期内更加注重发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作用,实现市场化循环,弥补财政补贴退出后的空白。
      以财政补贴激活社会资本投入,邯郸市在11月份最新采购的200辆纯电动公交车将采取租赁融资推广模式。“财政补贴2亿元到位后,将由民生银行兑付1.6亿元购车费用,并把车辆租给邯郸市公交公司使用,公交公司按季度交付租赁费用约为4万元/辆,这样市财政每年仅需拿出3000万元,就能连续十年用上纯电动公交车,解决财政一次性投入带来的沉重压力,为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提供了有益借鉴。”武福幸告诉记者。
      “今后财政补贴资金应该注重发挥带动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为最终市场化做好准备。”相关专家建议。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