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财政局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改革

02.11.2015  14:39
  和合承德网讯 (记者张丽莉)近年来,市财政局立足实际,积极探索,超前谋划、主动作为,逐步搭建起涵盖绩效沟通、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22221”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架构,硬化了政府理财行为,较好地实现了预算资金和财政管理效益最大化目标,为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选准“两个支点”搭建制度框架,积极稳妥做好改革准备。市财政局从全市高度和制度层面为改革推进打牢支点。首先打牢顶层决策支点。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以规范的绩效管理结构为基础、预算项目为载体、绩效管理为主线,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其次,打牢顶层设计支点。印发了《承德市深化市级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科学、完善、高效的绩效预算管理机制。为确保改革实效,成立了“绩效预算管理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将其列入了行政绩效管理考核重点,进一步强化了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组织保障。   统筹“两个层面”做实绩效沟通,全面夯实改革推行基础。市财政局内外两个层面同时发力,梳理预算管理结构层级。一是在财政内部层面,要求各部门预算主管科室及相关人员要弄清弄懂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目的意义、思路举措,明确“两必须一不予”标准要求:工作活动必须与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相关,与部门职责无关的工作活动、与工作活动无关的预算项目,不予安排资金,保质保量完成预算部门“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的梳理。二是在预算部门层面,重点对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对象、职责分工及指标体系建设、工作流程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培训。印发了《关于梳理“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预算部门要将梳理活动与年度预算编制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先梳理“部门职责——工作活动”,再编制上报预算计划。通过努力,在2015年预算编制中,市财政局顺利完成了市本级190个一级预算单位“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的梳理工作,初步建立了“部门职责—工作活动”分类目录及绩效目标指标体系,为全省制定市县绩效预算模板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注重“两个突出”强化绩效监控,努力促进改革顺利推行。市财政局把绩效监控作为有效用好财政资金的关键环节,力求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好地进行配置并发挥效益。一是在预算编制中突出项目库管理。在编报部门预算时,所有专项支出项目(含专项公用项目和发展建设项目)全部实行预算项目库管理。预算项目库全年开放、随时入库、即时审核、动态管理。项目入库绩效管理随行,所有预算项目全部从项目库中提取,未进入项目库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截至目前,已入库项目超过300个,金额达到35亿元,并全部编制了绩效目标和指标。二是在预算审核中突出绩效导向理念。在预算审核过程中,将审核重点由单一的项目审核转变为审核部门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必要性,与职责活动的关联性,与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匹配性,最终合理确定预算额度。经过持续探索和努力,市本级在2014年及2015年预算编制中,实现了绩效预算和预算编制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进一步发挥了绩效预算管理的先导性作用。   发挥“两个合力”狠抓绩效评价,确保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为把好资金使用绩效的关键关口,市财政局注重发挥“绩效+监督”合力,建立常态化重点评价机制。在项目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整合预算绩效管理科和财政监督局工作力量,对确定的绩效评价项目实施再评价工作。2014年累计完成绩效评价项目50个,评价金额超过3.5亿元。其次,注重发挥“财政+第三方”合力,创新绩效评价机制。按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要求,引入了“第三方”中介机构全程参与绩效评价工作。全年确定绩效评价项目58个,评价金额超过6.8亿元,绩效评价工作已从5月初开始,目前已经完成了25个项目的绩效评价,预计全部工作将于9月底前完成。   抓牢“一条生命线”强化结果应用,确保改革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预算部门,督促部门纠正、整改。另一方面,将绩效评价和预算编制相结合,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市财政局正在结合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探索加大评价结果的公开力度,在一定范围内披露部分社会关注高的项目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