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财富携手亚洲金融年会,共话财富管理之路

30.11.2015  10:18

  2015年9月25日,民生财富获得由《经济观察报》颁发的”值得托付财富管理机构“大奖,短短两个月后,民生财富再度凭借其飞速发展和行业实力,再度受到权威媒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认可,摘得第十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2015年“年度综合实力财富管理机构”大奖。

   亚洲金融年会十年再出发

  11月27日-28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并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金融评论》联合主办的第十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圆满举行。“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创办于2006年,目前已步入第十届。经过十年的发展,“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已成为中国内地与亚洲各国/地区乃至欧美金融界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平台。

  本届年会分设了“21世纪保险论坛”和“21世纪银行家论坛”。其中,“21世纪银行家论坛”将围绕“向上生长的力量:金融变革的相对论”这一主题,深度探讨了金融改革大背景下的传统与新兴力量,如何顺承大势、抓住机遇,在壮大自身的同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论坛试图结合中国宏观经济进行结构转型、追求“有质量的增长”之改革主旨,揭开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等金融新贵崛起的内在逻辑,以及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等系列改革措施,对传统金融机构和行业格局的深刻影响。

   资产“配置荒”下的财富管理将何去何从

  在论坛上,与会的嘉宾与国内最顶级权威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了时下最热门的金融行业话题。其中,民生财富做为资产管理论坛的联合主办方,与《21世纪经济报道》携手共同搭建了交流平台,对宏观经济态势和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特别是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剖析及权威解读,打造了一场高水准的行业深度对话。

  民生财富总裁马骅代表公司荣登舞台领取了颇具份量的奖项,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独家专访以及圆桌论坛。在论坛上,总裁马骅围绕资产配置、财务管理转型等话题与参与嘉宾做了分享。

  就资产配置,马骅表示,首先明年要加大对债券类产品的风险控制力度。第二,要做全面资产配置,在明年会主推FOF,即基金中的基金。第三,在明年加强美元资产的配置,来对冲人民币资产汇率风险。对于海外的产品,将选择和国际最著名、经过几十年发展优秀的机构强强合作,去降低海外市场风险。

  “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作为财富管理机构,想要回避市场的风险,最重要的地方还是组合性投资,也就是资产配置。”马骅表示。

  就财富管理转型上,马骅表示,财富机构面临的专业度要求会更高,财富管理机构鉴别能力、产品筛选能力、风控能力其实会要求更高。具体改革上,马骅介绍,公司明年在产品部、风控部的人力编制上加大力度。“这样一个角度来讲,其实就是要加大在风控和产品研发方面的能力。”马骅说。

  马骅表示,财富管理机构也要持续做投资者教育,市场需要专业的机构来去实现产品资产的保值增值。他举例称,从长远来看,专业的机构去做投资,投资回报率才是稳健的、可持续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从专业角度指出,资产荒出路,从技术上说,对本币可以考虑结构化设计、量化对冲、波段操作、增加偏股型产品配置、加杠杆等;更多考虑外币。根本上,是理财管理机构要放弃“规模第一”的旧考核模式; 加强投资者教育、打破刚性兑付,真正成为一个“买家自负、卖家有责,权责明确”的市场。论坛上,苏宁云商集团副总裁、苏宁金融集团常务副总裁黄金老认为,互联网思维下,资产管理业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韩松表示,资产荒下,实体经济更要注意去杠杆化,在宏观经济格局下挖掘新的契机。

  那么,针对“资产荒”的情况,出路在哪?鲁政委教授表示,在技术层面,可以在产品设计上更多采用开放式。其他的手段还包括加杠杆、做结构化、量化产品等,从而降低负债成本。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按需负债,而不是一味固守“规模第一”。另外,鲁政委还强调了打破刚性兑付的重要性。事实上,现在银行往往要面临刚性兑付,最终可能侵蚀其资本,因此在风险容忍度上较低低。“关键是我们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实现真正的买者自负、卖者有责,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