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欢说地谈天】养不起车 他居然把车拆了!

09.09.2015  10:26

说地——养不起车,居然把车拆了!

昨天跟一朋友聊开车的事儿,他说觉得开车好麻烦,我觉得他说的这个“麻烦”里,肯定包含了养车的费用问题,那么,如果觉得养车太贵,你会怎么处理呢?

下面这种处理方法绝对是史上最奇葩,没有之一。

58年前,英国有一位老师花了280英镑买了一辆宾利UP2100汽车,看,就是下面这辆车,多看几眼,记住它,因为一会它就不见了……

报道里说,280英镑在当时也不是很贵,然而买回来之后,这位老师却发现养车特别贵,至于怎么个贵法,报道里居然没有报道,好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一怒之下,老子不开了!

然后,他把车拆了……

拆了……

了……

没错,他真的把所有的车的零件全部拆了,有的放在盒子里,做了标记:

有的放在仓库里:

你以为拆了就完了吗?他给零件都拍了照,还画了图纸,希望有朝一日养得起车的时候,能再把车装回去。

然而,直到他去世,这位老师再也没把车装起来,这辆车就以这样的方式在“沉睡”了58年……

在老人去世之后,他的女儿找来了一个宾利经销商,终于想要把这辆车装起来,然后,经销商又找了12个复原老爷车的专家,搞了10个月,才终于把这辆车给组装起来了!

专家表示,哎呀妈呀,组装这玩意儿老费劲了,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把所有零件找全,居然还真的没少零件,甚至连每一个灯泡都是原装的,还能亮。

虽然座椅什么的放了58年的确是老化了。

但是装起来之后,居然还真的能开,能跑!

现在这辆车即将被拍卖,估价超过80万英镑,因为这型号的车当年也只生产了8辆,这辆是现世仅存的一辆……

好了,这事讲完了,我知道大家可能有很多疑问,我也有。比如好好的车非得拆了保存?比如为什么58年都没把车装回去?

外国人太会玩,我想来想去,他没把车装回去,很可能是这样一个原因:拆完了发现装不回去了!

是不是真相了?!

另外,还有一个题外话,都58年了,他们家居然没有被拆迁?!神奇!

谈天——高原反应的体验

坦白说,这两天咱河北的天气怎么样,我还真不清楚。

因为我去了一趟高原地区,给大家讲讲我的体验。

我的目的地是黄龙景区。

下了飞机就已经海拔3500米了,气温10度。

海拔3500米的黄龙机场

之后被告知,想到达景区,还要先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雪宝顶,再到黄龙山脚下,海拔3000米,登顶的海拔接近4000米。

什么概念?在我们河北,平原地区的海拔都在50米以下。

在路上,有医院驻扎的工作人员给每辆车的司机分发抗高原反应的药物,同时,向所有游客讲解高原反应的知识,建议大家买药。说实话,讲的挺吓人。

我可能对自己过于自信,于是没当回事。

当我们乘坐的大巴爬升到海拔接近5000米的时候,周围已经一片雾茫茫,什么都看不见了,那会已经觉得,耳朵和头很胀。

之后,从5000米坐车下降到3000米的山脚下,然后坐索道上到接近4000米的山顶,又徒步下到3000米,然后再坐车原路返回,也就是说又翻了一次海拔5000米的高山。

上上下下之后,果然,我高原反应了。

头疼恶心呕吐,其实下山的路上就看到很多人吸氧,还有人在路边哇哇吐……

至于气温,确实非常冷,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大概会下降6度,大家自己算算,那天我只穿了一条裤子……

昨天到石家庄临下飞机,空姐报告石家庄地面温度28度的时候,我眼泪都快下来了……

好在,山顶的风景也是值得的!

至于我后来怎么好的,因为反应轻微,辗转难眠一晚之后,恢复了,觉得平原生活真幸福啊真幸福。

最后血泪提示,平原地区的小伙伴们要去高原,还是要注意高原反应,别逞强!重要的事儿只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