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要让农民少一些“阵痛”
农民种粮的最终目的是赚钱,有效益的品种对于农民而言才是好品种。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抚远地区是2010年前后才开始大面积推广玉米的,而采访中遇到的不知所措的农户,绝大多数都是深知玉米的种植效益远高于大豆和杂粮等作物,才会提早大量订购玉米种肥,导致如今这种进退两难情况。2015年,黑龙江北部地区由于种植玉米效益高,曾出现玉米种脱销和种子商贩哄抬玉米种价格的事情,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农民对玉米种植的欢迎程度。
为什么玉米的种植效益远高于其他作物呢?首先,单位面积产量高,这是最直观的因素。其次,玉米的加工用途广泛,比如黑龙江北部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德美亚1号”这个品种,属于角质型玉米,商品粮可被加工为玉米粉、玉米糁、玉米饺子粉、医药用淀粉、禽饲料等。此外,与大豆和杂粮相比,玉米种植机械化率很高,而且玉米抗旱耐涝,在种植管理上也较简便。可以说玉米是好种又好卖的粮食作物。
如今,“镰刀弯”地区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是从长远考虑,根据玉米供需情况和生产发展实际,从全国范围看玉米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后,才能持续提升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在调整过程中出现一些“阵痛”是在所难免的。抚远,同江等地虽然不属于优势玉米种植区,但玉米却是当地的优势产业,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时,要注意兼顾农民利益和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
从农民备种、耕种、收获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农时及时或提早发布政策规划,可以有效减少农民“备了种子不敢种”的情况发生。农民的希望很简单,他们就是想知道种什么、怎么种。
此外,玉米与大豆杂粮等作物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产业化程度高,配套的收购商和加工企业已经基本形成链条,这也就让农民不怕“种出粮食没人收”。围绕“镰刀弯”地区的推荐种植品种打造稳固、持久、有深度的产业链才能让农民“种得放心,种有所得”。(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