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调查:我对校服有话说 校服究竟“谁”做主?

02.04.2016  20:32

昨天我们栏目关注了3月31号《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新办法》对于校服的质量有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关注完校服的内在我们再来关注校服的外在,众所周知,校服是学生的一种标志,更成为成年人对于学生时代的青春回忆,但是一些网友发起了“最丑校服”的评选,什么“大袍子”“面口袋”“男女不分”等等评价也是层出不穷,我们的校服为什么不能漂亮一点,校服的样式又是谁来决定的?来看记者的报道。

问题一:我们为什么要穿校服?

在不少家长和学生看来,穿着校服是服从学校规定,遵守学校纪律的体现,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穿校服?穿校服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校服的产生与战争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苦难产生自卑感,于是规定每个学校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也就有了我们今天的校服。

问题二:你觉得校服好看吗?

调查中,记者发现,只有个别的家长对校服的尺寸有些意见,大部分家长都为孩子身上的校服投上了赞成票。那么家长们这么统一的看法是否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同呢?

记者总共调查了不同学校的50位学生的意见,其中认为“无所谓”的学生有6人,占比12%,认为“挺好看,比较满意”的学生有7人,占比14%,认为“校服丑但不得不穿”的最多,高达24人,占到总人数的一半。

问题三:你心目中最美的校服是什么样的?

学生:薄一点,软一点,舒服一点
学生:像日本学生那种
学生:要有花边
学生:韩国,西服式的
记者:为什么?
学生:稳重,大气,上档次。
学生:白蓝色的,色彩得多彩。
学生:我觉得色彩没有问题,只要质量好就行……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校服外观上家长与孩子们的观点可以说是截然相反,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想要有花边的,想要不这么肥的,想要带领带的,孩子们对于最美校服的小小心愿能不能实现呢。

记者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校服只要质量和价格适中就能接受,外观没有过多要求,甚至一些家长认为作为学生穿的简单朴素点儿并不是件儿坏事儿。那么家长认为的“简单朴素”与学生们口中的“丑校服”是不是一个概念呢?纵观校服的发展史,我们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中式上衣,配上西式百褶裙,一双黑袜皮鞋成为那时学生的标志。

三十年代,中式旗袍一度在校园内盛行,男生则是一身长衫。

五十年代则比较随意,没有特定的校服。

六七十年代,旧军装成为校园里的主要色彩,挂在脖子上的军挎包也成为军校服的完美搭档。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女孩背带裙男孩白衬衫蓝裤子成为那一代人的经典。

九十年代,出现了运动装校服,也就是不少学生口中的“面口袋”,许多学校为了统一,使得男女生装束一模一样,再加上发型的强制规定,一时间出现“男女不分”的评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从校服的发展史不难看出,既朴素又美观的校服也曾经在青春活力的校园里出现过,所以不少学生就问了,为什么不把我们的校服做好看点儿呢?是谁决定了我们校服的“长相”呢?

那么,目前这种学校说了算、学生没有发言权的局面该如何破解呢?根据教育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学校应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这也就意味着,“我的校服我做主”的时代已经来临。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副院长侯东昱表示,无论何时何地学生清一色的运动装并不利于学生气质的培养,制式校服将是校服的发展趋势。

一件校服与规范学生的气质有什么关系呢?长期从事中小学校服研究的侯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简单而又形象的例子。

侯老师告诉记者,运动校服存在多年,因为其宽松,舒适的优点,成为校园运动场上的宠儿,因此推广制式服装并不是要完全淘汰运动校服。

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不同的衣服培养不同气质,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家长乃至教育部门的认可。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广东省中小学生校服着装规范》中就规定,学生校服从性别上可分为男装女装,从穿着场合上可分为礼服,常服和运动服等。

记者:学生的校服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在学生眼中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是谁让它变得不那么简单,是家长对孩子穿的过于漂亮影响学习的担心,是厂家对于成本利润的反复考虑与计算,还是隐藏在其后的回扣之风,腐败问题?厂商,学校,家长,成本,价格,担忧这些挡在学生与心仪校服之间的鸿沟或许只能靠法律法规的完善,有关部门的监管才能实实在在地填满!民生关注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