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曾为运动狂

07.09.2015  12:15

  谁不曾为运动狂?驰骋绿茵、冲刺终点,那是一种狂;摇旗呐喊、通宵观赛,那也是一种狂。

  阅读德国文化史学家沃尔夫冈·贝林格的著作《运动通史》,仿佛回到了人类运动史的长河之中。遍览不同文明,参与各种运动,令人时而击节赞叹,时而扼腕叹息,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沉思默想,从一部运动史中可管窥人类文明的发展。

  《运动通史》记录了很多优秀运动员的故事。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可贵的人生态度和价值理念。优秀运动员的故事,仿佛散落在书页间的点点星光。本书的可贵更在于,作者把详尽的史料和当时的文化背景很好地相结合,以他的娓娓阐述和恰到好处的剖析,揭示了“运动狂”背后那些更加深沉的东西。

  通过作者的引导,我注意到,女性运动员的正式出现只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在这之前的几千年的运动史上,寥寥无几的所谓“女运动员”,要么是拥有特权的个别贵族女子,要么是以色情表演模仿运动形式的娼妓。前者大多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后者仅仅是用来取悦的玩物。男女不能混杂,女人只能玩某些运动,种种严苛的规定,刻意制造出资格缺失和权力真空,让真正愿意为运动而狂的女性少之又少。一面是对男性运动的讴歌,一面是对女性运动的贬抑。在今天,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女运动员在竞技场上自由地、公开地展现自己,回望运动史上长期的女性空白,我们关于运动的热情会否多出一些冷静的思考呢?

  人类的狂热促进了运动的发展,同时也给运动带来了伤害。尤其是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图像技术、媒体手段日新月异的变化,接连不断的赛事,蜂拥而来的信息,不断刷新的记录,身价倍增的运动明星,一方面迫使运动员不择手段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兴奋剂幽灵般穿梭于各赛场;另一方面暴露了运动商业化后的异化,各种黑箱操作、违规行为、勾结牵连、内幕重重,让我们越来越担心:运动——人类理想的这一块最后的净土,代表了我们渴求的公正、公平、公开,它会不会沦为最黑暗、最失败、最阴暗的领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