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师先行

06.07.2020  23:22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意见》和《纲要》明确,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组建于2019年的教师发展中心课程思政工作室提出,从思想上突破,自方法上借鉴,“课程思政,教师先行”的工作理念,在2020年初筹划了一场线上线下的教学改革思想盛宴……

 

 

课程思政,教师先行

  近日,伴随着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正光教授回答完最后一个关于疫情这一思政元素如何与外语教学自然融入的问题后,本学期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课程思政系列云端培训圆满完成。

  10场线上讲座,8场线下讨论,课程思政工作室跨越两年的系列培训与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要求不谋而合。

  据悉,此次系列讲座由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专家们讲授。给老师们提供了一场场内容精彩、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由于有线上的便利条件,除我校教师外,来着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70余所高校教师也参加了讲座。

  “我们期待这些讲座,能引发教师深入思考,帮助老师们拓宽思路,有所借鉴,让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落地生根,教育教学实践更加深入、更加丰富。”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更谦说。

名师大汇集 分享量身课

  “问题导向,各个击破,是我参加这次系列培训最大的感受。”王宝珠老师说。

  此次培训,中心力邀各大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知名专家:上海大学的“双顾组合”之一的顾晓英教授、山东大学李赛强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李朝阳教授……他们从国家的形式与政策的高度讲解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和其发展脉络,并与我校教师分享了上海大学经验和山东大学经验;清华大学的于歆杰教授以雨课堂方式并以“电路原理课程”为例,生动讲解了如何在理工科专业中立德树人,开展价值塑造,同时进行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让老师们体会到了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双向促进。

  此外,中心还根据我校学科分布,遍邀不同学科的专家量身订制培训课程。不同学科的专家,从学科和具体课程角度进行了分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侃侃副教授讲述课程思政的一个认识、两个误区、三个原则、四个切入点和五个实施途径,细致讲解了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并以专业课《雨水花园》建设过程为例,展示了自己在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中,开展课程改革建设的几个阶段性思考和转变。

  中北大学薄瑞峰教授以机械类课程为例,结合《机械原理》课程建设,从教学过程、课程的内涵与资源建设、教学方法等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实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专业金课建设的思考,分享了做好课程思政的方法和策略。

  南开大学刘玉斌教授则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角度,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并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和老师们交流了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尹霞副教授结合有机化学等理工科课程,从理论依据、实现路径等方面分享了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东南大学李骏扬博士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带领大家一起探讨了融入思政元素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并提供了言传身教、融入情感、严谨求实、学以致用、求新求变、收集思政素材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程思政建设的七条路径。

  上海大学马亮博士从为何课程思政、何为课程思政、如何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思政四个方面作了分享,并以《项目管理案例与实务》为例,讲述了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过程,分享了抓重点、抢节点、克难点、创亮点的心得。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正光教授以道德情操理想教育、理解“立德树人”新内涵、精通“五术”树新人三个方面跟我们分享了什么是高等教育应有之义、如何服务时代新使命及我们的课程思政建设途径,并用一个个鲜活的示例进行阐释。

 

专家划重点   探讨收获满

  如何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如何把课程思政自然融入到教学中去,如何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实现价值塑造,如何从教师自身做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专家们与各位老师的探讨深入而热烈。

  “目前,新冠疫情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感人事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各种医疗设备的应用、材料的应用都是我们教学中课程思政很好的素材!”一直苦于工科理论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师杜安十分欣喜,“专家们的点拨,让我的思路豁然开朗!

  “教授们的讲座深入浅出。步步切入,逐步深入的课程设计方式,以及对参训老师提问的设计引导,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新入职教师刘涛老师说,立德树人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目的和责任,尽管科研任务以及要求日益繁重,教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尽好为人师表的责任,不求学生个个出类拔萃,但求学生能够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不只新入职教师收获满满,已在讲坛耕耘多年的资深教师们也感言“自己有了新收获”。化工学院副院长姜艳军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尹霞教授在有机化学“小反应”中贯穿“思政大智慧”,让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发生“化学反应”,让我体会到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润物无声。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正光的分享,令我印象深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马永良介绍道,他以道德情操理想教育、理解“立德树人”新内涵、精通“五术”树新人三个方面分享了什么是高等教育应有之义、如何服务时代新使命及我们的课程思政建设途径。“刘教授理例结合,用风趣的语言和亲身经历针对外语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注意事项和要点进行了精彩讲解。我也要回去细细消化,这样才能吸收得好,使用得好。

  参加了最后三场培训的天津大学王梅老师,对我校组织的系列课程思政讲座赞不绝口,“做得非常精心,让我真正感受到门门有思政,课课有思政”。无论是理工、人文、社科,“顶天立地”的课程思政价值链都是适用的,只要认真挖掘,就会发现很多感动学生、激励学生的思政要素,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开放的培训机制,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更多的老师的加入,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汇聚着智慧和力量。

 

边学边悟边实践   教学名咖走在前

 

  在培训过程中,我校教师也一直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通过听取专家讲座和参与课程思政工作室的研讨,边学边悟边融入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苑帅民老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将中国共产党克服难关,争取胜利的历史与此次抗疫斗争结合起来,他通过讲述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火速建成,抗疫前线党员的身先士卒,中国经验被世界效仿等生动案例,为学生缓缓展开了一部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表”。苑老师用党史的纵向视野不仅生动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也坚定了同学们抗疫斗争终能取得胜利的信心。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

  理学院汪大云老师在《大学物理》中讲完热学中的卡诺定理时,介绍了卡诺的生平。因感染霍乱,36岁的他不治而亡,对科学来说是重大损失。联系当前的“新冠”疫情现状,介绍科学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以及我国的应对之策后,他将“科学有为”“同学有为”“中国有为”赠予学生作勉。

  电技卓191班曹晶晶说“大学物理课中穿插这样的内容,比在思修课中接收相关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电技卓192班陈宇轩说:“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以人民为本的国家。我一定要努力充实完善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学术素养与论文写作》教师李嫄,今年春季学期一直采用“线上异步SPOC+在线实时教学”的方式实施课程教学。学生们在中国大学MOOC观看张双南的主讲视频,在企业微信中参加在线分析与讨论环节。

  在“关乎科学:科学是什么——刨根问底”课程分析讨论中,工商182班回子瑶说:听了张教授的演讲和李老师的分析,自己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是用经过质疑、不尽其数的实验等等探索出来的结果,而刨根问底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地深究技术背后的科学规律,更好地推动创新与发展。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核心课程《测控电路》和《机电装备电气与PLC控制》主讲教师周围,一直秉持“教书育人,育人重于教书”理念,走在结合课程特点、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理念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的路上,从人生观的形成,科学探索的激发、价值关的塑造等几方面利用自己的言行、所见所闻、科学家的典故、工程建设的艰辛去感染学生,感化学生,影响学生。“在周老师的课堂上,我深刻地感觉到尊重、勤奋,爱国、求索。”  测控174班付雯说。

  “学校一直坚持‘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兴工报国’的办学传统和‘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非常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技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课程思政系列云端培训开启了学校贯彻落实《意见》和《纲要》的工作,助推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校党委副书记贺立军说,“希望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统筹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据悉,根据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计划,教师发展中心于2019年组建了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组成的“课程思政工作室”。今年,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工作室成员经过多次线上线下研讨,确定了我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大赛的赛制、评判标准,并启动组织实施,致力于以训带学、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助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文字/屠琼芳  杨占昌 满亚杰

图片/杨占昌 万媛

审核/刘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