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燕赵典故 话中华美德】李春与赵县赵州桥

21.12.2014  12:14

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并称为华北四宝。其中,建于隋代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至今已越世1400年之久,其独有的“敞肩拱”结构,比欧洲早了1200年,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就轧了一趟沟…”千百年来,这首名为《小放牛》的河北民谣传唱不衰,更把赵州桥的神话故事广为传颂。

赵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刘国庆:“《唐文萃》有一篇文章叫《石桥铭》,明确的写出了: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几句话,一语点明了就是李春建成了赵州桥。”

漫步在赵州桥公园,两侧的八仙过海形象雕刻的栩栩如生,充满着神话色彩。

刘国庆:“一个美好的事物往往会被民众赋予传奇的色彩,加以神化并逐渐将其发扬光大,正是由于隋代的李春成功的建设了赵州桥这一光辉典范和事实,这才直接触发了赵州桥系列神话故事的应运而生。

1961年,赵州桥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在评价赵州桥时说,赵州桥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且这三个价值都是最高的。

赵州桥讲解员宋少军:“从专业的角度,赵州桥应该这样评价:它是世界上现存下来最古老、使用时间又是最长、单孔跨度还是最大、并且是保存下来最完整的一座单孔敞肩式石拱桥。

赵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李西林更是如数家珍似的背诵出了我国已故的、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所著的《中国石拱桥》的开篇,“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铭彝鼎,被(披)弦歌,试看长虹卧波,敢问何龙?赵州桥建筑的这一成功范例,受到中外历史学者和建筑专家广为推崇,至今这种“敞肩拱”的建桥模式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

赵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刘国庆:“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于当前比如建筑行业的豆腐渣工程,这种腐败和失责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它客观上也就契合了广大群众对各种不正之风的唾弃,和对改善生活、发展经济的一种美好愿望和向往,为实现强国的中国梦增加了凝聚力。” (河北电台记者樊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