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简章纷纷出炉

10.03.2015  11:37

省会重点高中老师细析重要变化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李云萍) 从上周开始,全国各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纷纷开始公布自主招生简章。市第一中学负责自主招生的马瑞华老师和市第二中学负责自主招生的宋泽亮老师,近日专门接受本报采访,就考生家长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时间变化导致考试集中

按照2014年底教育部出台的新政策中关于2015年自主招生的要求,自主招生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不组织专门培训。往年,由一些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将全部取消。

有考试联盟时,学生考试一次的成绩,可以被多所学校认可,但取消考试联盟后,学生可能就只能报考一两所学校了。”宋泽亮老师说。

自主招生新政最大的变化,是将考试时间改在了高考之后。”马瑞华老师说。“我省的高考在6月7日、8日,公布成绩一般在23日,和高考时间前后不超过14天。全国各省也都差不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各大自主招生院校要想完成自主招生工作,就必须考虑将笔试和面试放一起进行。

各个高校只有十几天的时间来组织学生考试、面试和出成绩,所以,考试时间会很集中。在考试时间集中、考试地点分散的情况下,考生们最多只能报考一两所学校,而且这两所学校还不能距离太远。”宋泽亮老师说。

限报院校增加报考难度

上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启动“2015年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院校的限报数量成了考生关注的焦点。

有考生发现,在输入报考院校名称后,页面下方出现提醒:“该校允许填报1个报考类型,‘普通自主’报考类型要求考生的报考学校总数不能超过3个”。

以前的自主招生考试,并不限制学校数量,但今年很多大学都限制了。比如西北农林大学,只限报考一所。按说,西北农林大学地处偏僻,也并非热门学校,为什么还会有如此高的限制呢?原来,以往自主招生时允许同时报多所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往往被作为垫底的大学来报。等考生笔试考了,面试也过了,结果却不来了,给学校造成很多麻烦。所以,这次自主招生西北农林大学明确限制一所,要么考了就来,要么就别报名。”马瑞华老师这样解释。

自主创新能力成重要参考

新的自主招生政策要求,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现阶段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比例。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比例都控制在5%以下,甚至更低。同时,为保证考生机会公平,新政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

这是否意味着“校长实名推荐”消失了?宋泽亮对此给了肯定回答:“今年校长实名推荐制取消,实行学生自荐或中学、社会团体及专家个人等推荐。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高考保送或加分条件已被取消的学科竞赛获奖、创新发明等硬件,在很多院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核及录取中分量变重。几乎所有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中,都明确将数学、物理等奥林匹克竞赛的成绩和名次,作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重要参考。

学校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了,学科竞赛尽管在高考加分上已失去其作用,但在自主招生时仍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宋泽亮说。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