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行合一

25.07.2017  13:41


 

            最近,打开母校北京交通大学网站看高考招考信息,当再一次看到“知行”的校训时,不禁有所感慨。120年辉煌历史的母校,秉承着“知行”校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而众多学子也在奋斗和成长过程中将“知行”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取得骄人成绩。
          “知行”就是要知行合一,知是指认知,行是指实践,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付诸实践,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关于“知”与“行”古人已多有论及,《尚书·说命》有“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传统的知行观中,知与行是分离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直到王阳明才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知行合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三次改名,其改名过程反映了这位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变化轨迹,是他教育生涯的写照,也是他对“知”“行”关系的认识。他原名陶文濬,在大学期间受王明阳“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陶知行。1934年在自己创办的《生活教育》半月刊撰文,重新认为知和行的关系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又将名字陶知行改为陶行知。之后,在教育实践中,创造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理论,提出“行动是老师,知识是老子,创造是孙子”的主张,认为“行”和“知”在不断循环升华,于是又改名陶衡。
            其实,在我们不断的知与行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形成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从而形成认识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做进一步的实践,以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上升为真理性的理论。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水平。与其过多纠结谁先谁后、孰轻孰重、何优何劣,无异于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困扰中,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多学多实践上。
            习近平主席曾数次提到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青年一代,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现在做起,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注重修养,更要有“甩开膀子”的实际行动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李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