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用正能量讲青春故事 三尺讲台树马克思主义理想

06.02.2015  16:11

    课间,大屏幕上显示教师的微信二维码供同学“扫一扫”。这种新型的交流方式拉近了师生距离,灵活的 教育 方式使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变得鲜活起来。见习记者苏贺 摄

    北京2月5日电 (见习记者苏贺)"青年人是中国的未来,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将学习化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中央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徐春利对记者说。

    近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印发,得到了大部分人叫好、点赞。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一次关于"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等内容的讲话在互联网上遭到攻击,个别高校教师和社会上的公知大V甚至联合起来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