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中国考古第一船“出海”

11.10.2014  11:11

晚报记者随中国考古第一船“出海

考古队员昨日下午首次下水,开始发掘清代“东坑坨Ⅰ号”沉船

 

■水下考古队员都配备有专业工具。 小杰 摄

 

■除了文物,考古人员还要提取水、泥等样品。张瑞 陈波 摄

 

■“中国考古01号”。 小杰 摄

 

中国考古第一船什么样?水下考古究竟跟我们看惯了的田野发掘有啥不同?……昨天,由河北省文物局与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2014年度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启动仪式”在唐山京唐港27号集装箱泊位举行,记者带着这一连串问号走上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号”,驶往东坑坨沉船遗址。

□本报唐山专电 特派记者 黄蓥

揭秘

首艘水下专用考古船是个“高富帅

远远望去,停泊在岸边的考古船,白色的船身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船身上“中国考古01”的字样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鸟图案特别抢眼。重980吨的“中国考古01号”在船舶世界算不上大块头,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中国首艘考古船圆了一代中国考古人的梦,在潜水设施、出水文物处理、改善考古人员生活等方面在亚洲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考古船投入使用结束了我国水下考古租用渔船或海监船的时代。此前则有媒体说该船绝对称得上是“高富帅”,昨天记者上了船后才明白它是如何的“高大上”。

从甲板进入船舱,两边是考古仪器室、食品储藏间、维修间、队员房间等。队员房间里有书桌、独立卫生间、电视机和电话等,可谓一应俱全。据了解考古船原本的设计吨位为500吨,建成后它的吨位增加了近一倍。这主要是因为船上装载的各式各样专业设备实在太多。包括A字吊、救助艇、减压舱、柴油发电机、小型冷藏集装箱……多达数十种的设备将整艘考古船“武装到了牙齿”。据介绍,为了探测水下遗址和沉船等文物,考古船还配备了水下考古动力船舱、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潜水工作室等。

采访中记者发现,考古船后甲板比一般船只更开阔,可供临时清理打捞出水物,甲板两侧有可以放下的舷梯。来自广东的考古队员罗俊雄告诉记者,以前水下考古要租渔船或海监船,考古队员直接从船上跳下水,有了考古船,队员可以从容地下水出水。同时甲板上还设立了折臂吊架,可将大体积的文物提取出海,吊架还可伸出船外五六米,以防文物与船体碰撞。而位于船尾的A字吊则可以吊起30吨的重物,这是特别为考古船设计的。另外船舷左侧悬挂着工作艇和救生艇,右侧为减压舱。“考古队员在水下工作时,体内的气体被压进身体的各个器官,减压舱可以防止这种潜水病。”罗俊雄说。

同时,作为水下考古专业用船,该船装配超高分辨率多波速测探仪、浅地层剖面仪、旁侧声呐等多种水下考古专业设备,可承担水下文化遗存的调查、发掘、出水文物保护和展示宣传工作。该船可以在海上持续航行30天,还可以抵抗8级风浪。

最佳下潜时间在下午两点二十九分

东坑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曹妃甸港区毗连处。根据渔民提供的线索,2013年河北省文研所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组队对东坑坨沉船遗址进行重点调查,发现水下沉船2处,分别编号为东坑坨I、Ⅱ号沉船。沉船位于东坑坨西南侧,距离海岸线约30多千米。从昨天起,“中国考古01号”将驻扎在这里连续工作一个月。其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河北省文研所2013年的水下考古新发现“东坑坨I号”沉船——一艘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铜皮夹板船,这艘木质船带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欧洲传入中国的造船技术,在国内发现不多。

昨天10时30分左右,记者乘坐“中国考古01号”驶往东坑坨沉船遗址。此次船上连水手带考古队员近30人,其中十余名水下考古队员有几点共同之处,平均年龄35岁,都是男性,皮肤都很黝黑。考古船潜水长梁国庆告诉记者,要成为水下考古队员首先具备田野考古技能,同时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目前在一线工作的有50多人。

下午1时20分左右抵达东坑坨沉船遗址,考古队员指着距离考古船数十米处的白色球状浮标说:水下就是东坑坨I号沉船,距离水面10米左右。此时潜水长梁国庆告诉大家,最佳下潜时间在下午两点二十九分,“这一带海域水流较快,我们只能赶上午和下午两个平潮时段作业,大约每天3个多小时。每个队员每次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由于沉船离水面较近,凸起部位比较高,考古船不能离得太近。记者一行随着考古队转移到一艘渔船上靠近沉船浮标。

渔船甲板上整齐摆放着多套重达80多斤的双氧气瓶,以及标有考古队员名字的收纳箱,箱中有水下考古的标配:蛙鞋、手电筒、手写板、线轮等。考古队员张瑞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只见他给相机穿上了件“防水衣”——一镜头位置又大又圆,可以满足相机镜头拉伸,左右还有两个探照灯。据了解这套设备可不便宜,单一个探照灯就价值一万多元人民币。

现场

水下考古很险也很美

准备下水!”14时37分随着梁国庆大声招呼,穿好潜水服背好氧气瓶的两人走到船舷,此时船上其他队员有的帮他们整理设备,有的记录下潜队员姓名、潜水方式、氧气瓶的气压、下水时间等各种数据。随后两人一前一后跳入水中在沉船浮标处会合,就见他们相视一眼同时做出OK的手势后潜入水中。梁国庆说,水下考古面临各种危险,像沉船附近一般挂住的渔网、绳索较多,队员在发掘古沉船的工作过程中被渔网罩住不能动弹、绳索挂住氧气瓶等各种危急情况时有发生,“上个月我们在天津一带海域工作时,有个队员就被渔网挂住了,幸好及时解脱了。”相隔十分钟后,另外两人一组考古队员也潜入海中。

14时50分左右,船上通过水下扬声器通知第一组队员已潜水十分钟可以出水,15时左右第一组队员中的王泽冰率先返回渔船。此时他的同伴张瑞也浮出海面,但因为水流缘故他一时无法游近渔船,几分钟后他终于成功返回令大家松了口气。来自山东的王泽冰告诉记者,这次潜水时间不长所以感觉不是太累:“最累时就像参加完长跑双腿发软。”他说平时水下考古就是顺着浮标底下的绳子向下靠近沉船,“因为刚有大潮经过,能见度较差,只有50厘米,能见度最好是两米多。”他透露这艘清代沉船约有60米,“但因为船体上凝结物太多,无法看清具体形状。”说起水下考古的危险,王泽冰笑说:“是有危险,但水下是另一个世界,也很美。

15时13分第二组队员也顺利返回渔船。人们都很好奇,水下考古究竟做些什么?对此梁国庆透露,水下考古与田野考古内容差不多:“也要画图、摄像和拍照等,但画图用的铅笔、图纸等都是防水的。”也有记者好奇,考古队员是否会在水下作业时顺便捞鱼改善生活,对此梁国庆说:“这不可能,水下考古必须高效率,下水前所有准备工作都要做好,能在水面解决绝不带到水下,不可能到水下大家再商量干什么,必须有很详细明确的计划,干完了就要走不能停留。

记者此次在考古船上也看到了考古队员此前在河北唐山东坑坨遗址勘察时提取的部分实物,包括铆钉、铁片等沉船构件,还有凝结了海螺、铜等等的凝结物,考古队员透露在水下除了文物,他们还要提取水、泥等很多东西:“不但要研究文物,还要了解它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梁国庆在内的水下考古队员也提醒记者,水下考古绝非大家眼中的捞宝,“我们不是捞宝,而是要复原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获得我们从其他途径无法获知的信息。我们水下考古关注的都是对研究有价值的东西。

意义

沉船还有哪些实物

谜底渐次揭开

记者昨天也了解到,唐山沿海发现清代沉船绝非偶然。滦南、乐亭沿海从宋代就有海运。中国考古第一船选中唐山东坑坨沉船遗址作为首航第二站原因较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东坑坨Ⅰ号”沉船的重要意义,该船为一艘清代晚期铜皮夹板船。铜皮包复船体技术最早兴起于欧洲,包复铜皮主要是防止海水侵蚀船底,增加船只的使用寿命。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随着西方帆船东来这一技术传播到我国。铜皮包复的夹板船在国内发现不多,广东、山东烟台曾有发现,但是保存状况均不及本船。该船是商船还是客船?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船上迄今还有哪些实物?……这艘古船如今谜团多多。此次 “中国考古01号”在唐山的水下考古工作目标是以了解船体的结构为主,摸清船体的外围轮廓、舱体结构,剖析船货的装载情况,研判沉船性质和价值,为各种保护预研提供支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水下考古试掘。

昨天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表示,此次河北清代沉船水下考古不仅对河北有意义,放到全国大背景下实际上是我们祖先、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实物例证,无论是学术价值还是当代建设价值都非常大。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则表示,河北是文物大省,海洋文化遗产也极为丰富, “我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刚刚起步,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是水下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开端。清代铜皮夹板船也许不是时代最早的古沉船,船上也许没有奇珍异宝,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保存较完好,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在我省水下文化遗产刚起步的时候,出现在唐山海域,这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唐山海域是个水下文化遗产密集区,我们需要长期的艰苦的陆上和水下考古工作去认识它挖掘它保护它利用它,我们需要按捺自己短暂的兴奋和激动,长期去关注和支持这项事业,随时准备迎接更大的惊喜。

记者昨天获悉,水下考古分季节性,此次“中国考古01号”在河北完成一个月的水下考古后,将回青岛港整修。考古队透露,届时围绕勘查结果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研所等将决定考古船是否再来河北。

编辑: 孙丽君